专项治理亮点系列报道① 一份建议书催耕一片责任田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4日 15:39 打印

  编者按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决策部署,围绕“一年见成效、两年抓巩固、三年促提高”目标,创新实践“6+2”工作机制,2018年至今年2月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9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271人,组织调整或处理2951人,移送司法机关83人,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今日起,本网推出专项治理亮点系列报道,宣传各地成功经验,推动深化全区专项治理,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专项治理亮点系列报道①


一份建议书催耕一片责任田
——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德保模式”


  “建议你局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清查。7月1日前将清查情况、问题线索、出台制度等材料报我委。”


  德保县纪委监委查处敬德镇卫生院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范围违规发放福利案后,3月27日,向县卫生健康局发出监察建议书。该局立即响应,迅速在卫健系统开展专项清查。


  “我们坚持监督的再监督,运用结果精准发出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督促扶贫责任单位切实担负起监管责任,深耕本系统责任田,把腐败和作风问题全‘翻’出来。”德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何家兴介绍。


  “监督调查—发建议书—督促责任单位‘系统抓’”的德保模式,是专项治理工作的有效探索。该县抓住发出建议书这一核心抓手,通过发现突出问题、查办案件“抓系统”,压实监管责任“系统抓”,逐个系统深耕,实现深化专项治理全覆盖。为精准发出建议书,县纪委监委在履行监督首要职责上率先发力——


  “扫一遍”,瞄准目标靶向


  “有人过世了,家里还领高龄补助哦。”2018年初,德保县乡纪委联合调查组在足荣镇农豆村蹲点摸排线索时,一些群众告诉调查组。


  这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调查组立即启动初核,发现该镇“死人领民政补助”涉案资金达20多万元。民政助理王某好失职失责,被立案审查。


  县委、县纪委监委的反思——全县12个乡镇有多少类似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单兵突进,全县专项治理又怎么形成一盘棋?


  县纪委监委反复研究,报县委同意,采用发建议书形式压实扶贫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让监督对象所在单位切实找到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何家兴说:“建议书具有权威性,比责任书、保证书更有威力。”


  脱贫攻坚正是最吃劲的时候,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专项治理等不得、缓不得!去年3月,县纪委向民政局发出专项治理第一份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该局在全系统全面清理核查、移交问题线索、完善系列制度。


  该县“瞪大眼睛”“竖起耳朵”查找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约谈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主要领导一遍、乡镇纪委书记约谈提醒所辖的干部一遍,派驻纪检监察组约谈提醒所监督部门干部一遍,形成监督共识。每季度按照“一乡一长廊、一村一板报、一屯一画报、一户一传单”模式展开一次宣传攻势,发动群众参与监督。


  定位向监督聚焦,力量向监督倾斜。纪委监委采取分组蹲点办法,在全县各乡镇、系统开展排查,发现突出问题线索71条。对52个深度贫困村扶贫项目资金进行“扫一遍”巡察,发现问题线索34条。


  县纪委监委对突出问题、查结案件及时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有的放矢向主责部门发出建议书——


  “犁一遍”,突出问题“翻”出来


  “这么多‘死人领民政补助’问题,反映出民政工作者作风不实问题突出,我们无地自容。”德保县民政局局长农惠锦接到建议书,真诚地检讨。


  坐不住了!当月,县民政局制定全县民政对象“吃空饷”专项核查清理方案,开展专项清查行动全面查堵监管漏洞。


  在县纪委监委指导下,该县民政局迅速整合本系统力量,联合乡镇村级工作队、第一书记,广泛宣传、深入走访,反复、深入核查民政对象死亡后没有注销停发民政补助等问题。同时,协调县农村信用社简化程序,全力开展资金追缴。


  “我母亲2015年过世,我没留意到领补助的事,多发的1350元还在存折里。我全部退回!”燕峒乡古桃村黄某坎接到通知后,立即到乡民政办办理注销手续。他动情地说:“我得了危房改造补助,也脱贫了。不该享受的,该退就要退。”


  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巴龙村贫困户黄某康在广东深圳务工,得知消息后就返乡为离世的母亲办理注销手续,退回多领的2000多元补助。


  发出一份建议书,催耕一片责任田。该县民政局深耕深查,把本系统“犁”一遍,把问题“翻”出来,共核查民政对象死亡后没有注销停发民政补助1933人,追回资金80多万元,民政部门移交问题线索28条。


  一纸建议书促使扶贫责任部门监管作用与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作用形成强大合力,解决了纪检监察机关“单兵突进”“等米下锅”等问题。县纪委监委根据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查处18件18人。民政系统强化了资金监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全县聚焦问题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危房改造、民政补助、小微企业补助、生态护林员聘请、公益林补助、民委项目资金等“六个小专项”,按照纪委监委监督协调、责任部门具体实施的办法,逐个系统开展专项治理。


  发出建议书,是“长牙”的监督。该县对责任部门自查整改态度不端正、工作不到位的,坚决问责。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卢将积说:“建议书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建议,具有权威性。特别是监察建议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下发建议书让监督长了‘牙’、纪律带了‘电’。”


  “收到建议书,我们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黄孟深有感触。该局此前也曾自查自纠,但“自我感觉良好”。纪检监察机关挖出龙光乡政府职工黄某违规申办微型企业骗取3万元补助案后,该局再次深入核查,移交问题线索5条,对存在问题即知即改。


  目前,全县已经发出建议书五份,推动民政、住建、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自然资源等系统深化专项治理,带动全县责任部门排查项目83类,涉及资金6.55亿元。


  发出建议书实现 “抓系统、系统抓”,有效推动全县专项治理。截止今年2月,该县收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130 件,排查问题线索149条,立案87件,结案79件。其中严肃查处县市场服务中心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脱贫攻坚工作问题,党纪政务处分4人,免职1人。


  咬着问题不松劲、咬定目标不放松。该县强化发出建议书推动“抓系统、系统抓”的成果运用,继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改一遍”,以案促改到边到底


  在整治“死人领民政补助”的风暴中,德保县足荣镇民政助理王某好的作风不实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正是他在民政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中失职失责,致使146名民政对象死亡后没有注销停发补助,造成民生资金损失28万多元。


  在严肃查处王某好履职不力的案件之后,2018年11月10日,县纪委现场指导镇党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解剖麻雀、汲取教训,以案促改推动专项治理工作。


  “我经常性深入各站所了解、指导、跟踪问效不够,特别是对民政补助现象没能及时掌握情况,这是站位不够高、作风不够实的具体表现。”镇党委书记陆声耀自我剖析见筋见骨、认领责任毫不含糊,“王某好履职不力的案件,我负有领导责任。”


  该镇领导干部在会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召开全体干部职工警示教育大会,全面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镇干部李玉侠在学改心得体会上写道:“今后工作中,我要牢记职责,严以律己,警钟长鸣。”


  这是德保县开展一案“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一次警示教育会、完善一套制度、一篇改学心得体会”以案促改活动的缩影。该县规定收到建议书的责任单位,必须按照“四个一”工作法先整改一遍,带动全县开展整改活动。


  以案促改,到边到底。该县22个有案发单位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全县开展警示教育4轮481场次,督促责任部门出台完善各类制度87项,坚决把整改抓细抓实抓到底。(贝为超  李明鲜)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