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持续在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展现新作为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8个专题、242段论述,既充分认识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内涵,又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人民情怀,更深刻体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政治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高度政治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把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作为政治任务,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脱贫攻坚战新任务,持续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从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党的十九大将脱贫攻坚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推进,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担当和坚强决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的奋斗目标,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精准推进脱贫攻坚。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必须做到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就覆盖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玉林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从2015年率先在全区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抓手、一年一整治,截至2018年底,全市扶贫领域立案263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44人。今年以来,坚持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开展扶贫领域“三核查一回头清风行动”,深入基层一线蹲点收集、排查问题线索,开展直查直办,直接解决问题。深化落实专项治理十项工作机制,实施“3+N”精准整治,坚持“一季一专题”,紧盯扶贫项目、扶贫资金、重点村屯、基础设施、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等领域,紧盯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紧盯已脱贫摘帽的县、村中的不严不实等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持续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反腐的发力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深入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从突出问题切入,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精准施策、敢于亮剑,将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玉林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以真抓实干维护群众利益,2018年以来,聚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力问题,对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138人进行警示约谈,对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38个责任单位和111名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以铁的纪律保障南流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实现自治区考核年均Ⅳ类水质目标要求。聚焦群众反映扶贫项目资金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六必查、六必报”行动,督促整改存在问题688个,查处扶贫领域资金项目管理违纪问题575件,占扶贫领域立案总数的68.29%,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今后,我们将加大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力度,聚焦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调查研究,加强分析研判,坚持分类解决、逐项推进。织密民生领域的监督网,发挥派驻监督“探头”和巡察“扫描”作用, 提升村级巡察质量和覆盖率,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坚持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加大督促办理和通报曝光力度,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开展民生领域“小官大贪”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微腐败”行为。
聚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持续在深挖彻查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上下功夫
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护伞”。事实表明,黑恶势力猖獗的背后,往往有党员干部在撑腰,与腐败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玉林市纪委监委始终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风建设专项督导,与政法机关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对重点案件“双专班”侦办,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案件25件25人,形成打“伞”破“网”高压态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唯有惩腐拔“伞”、除恶务尽,才能赢得民心。我们将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坚持靶向施治、精准打击,建立健全“三双五强化”工作机制,实行涉黑涉恶案件侦办“双报告”“双专班”“双签字”制度,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责任担当、攻坚督办、信息共享、沟通协作、纪律要求,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包庇、纵容、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干预和阻挠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严肃查处“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体责任落实,对民愤集中、性质恶劣的重点督办、限时办结,对工作推动不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及时约谈、督查问责。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铲除基层腐败和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玉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高 虹)
编辑:向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