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悟透《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积累的宝贵经验,系统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类减贫事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要学懂悟透《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方能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心怀百姓,做个“贴心人”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足见习近平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他每到一地视察,都要到人民群众家里坐炕头、掀锅盖,与人民群众促膝长谈,并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的力量源泉,三江县纪检监察机关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按照分片联系督导制度,组织督导组深入村屯,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排查低保、危改、残疾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威胁到群众安全的黑恶势力进行“大扫除”,积极推进扫黑除恶惩腐打“伞”工作,真正把“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作为重要遵循,始终依靠群众开展工作,始终让群众评判工作成效,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实事求是,争当“实干家”
“出水才见两腿泥”习近平特别强调脱贫攻坚要坚持实事求是,脱贫攻坚推进到当今阶段,既要确保“打赢”的进度,更要保证“打好”的质量,还要保证“稳住”的要求。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出台的政策关键是抓好落实,要向“最后一公里”进军,既把思想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去,又把一项项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真正使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样,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三江县纪委监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主动适应“时”与“势”的变化,精准把握“稳”与“进”的关系,以稳促进、以进固稳,在继续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不减力度、不变节奏、不松尺度,坚持不懈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同时结合新情况新特点,靶向治疗、精确惩治,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把那些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
内外融合,铸就“大熔炉”
“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自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三江县纪委监委加强与县组织部、县政法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及扶贫职能部门等单位联动协作,共同商讨专项治理工作难题,督促各职能部门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推动部门履行审核监管职能,既抓业务,更抓廉政。要坚持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实实在在把监督工作做起来。同时,要发挥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分设的改革优势,认真研究监督的职责内容、途径方式,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推动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关门监督向开门监督、粗放监督向精准监督转变。要巩固好“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构建体系严密、上下联动的监督网,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强化内力,塑造“铁打军”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强调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须受监督,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坚力量,要时刻做好自身的革命性锻造,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方能担负起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的职责使命。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战略工程、长期工程,要把打造纪法皆通的“专才”作为重要目标,持续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做到“清理门户”“打扫庭院”经常化,树起勇于接受监督、严格正身律己的标杆。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向标和领航仪,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忠诚与为民落到行动中,把责任与担当扛在肩膀上,把群众的安危与冷暖挂在心坎上,为心中执着的信念一往无前。(三江县纪委监委 吴日仙)
编辑:向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