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扶贫论述 精准发力攻坚脱贫——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有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9日 16:32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扶贫工作做了系列论述,对纪检监察机关做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福绵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实现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2428人脱贫,但目前尚剩6个贫困村、8903名贫困人口没有实现脱贫。现距离2020年只剩下2年不到的时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到脱贫攻坚各环节、全过程,坚决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推动责任落实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核不严格,对问题不较真,等于鼓励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该批评的要严肃批评,该处理的要严肃处理,不怕揭短亮丑,不怕红脸出汗,要让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人付出代价。”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严肃问责扶贫领域中履职不力问题,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2018年至2019年3月,福绵区在扶贫领域共问责22人,其中对“关键少数”科级干部问责11人。纪检监察机关要继续紧盯脱贫攻坚中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实施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紧盯中央第二巡视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反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推动各镇各扶贫责任部门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条条整改到位,以强有力的问责促责任落实。
在日常监督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创新监督方式,紧扣监督主题,突出工作重点开展针对性监督检查,构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位一体”监督格局,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近年来,福绵区创新监督方式,在扶贫领域实施“一月一巡回双报告”的巡回监督方式,对1000多个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促进了全区扶贫资金项目的顺利落地。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拓宽线索举报途径,建立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组织区、镇、村三级纪检监察干部,全员下沉到镇、村一线走访贫困户收集核查问题线索。
在惩治蝇腐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查处腐败,严肃党纪国法,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能,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惩治基层微腐败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018年至2019年3月,福绵区在扶贫领域方面立案54件,并查处涉黑涉恶和“保护伞”方面案件4件。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培训力度,可通过建立“每周学习会”制度、纪检监察干部培养“导师制”等方式,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基层纪委可采取“区纪委常委+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镇纪委+村级纪检委员”模式,整合纪检监察力量,握起拳头惩治腐败。还要始终聚焦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力量再查处一批、问责一批、通报曝光一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执纪问责工作,严肃查处“村霸”、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
在警示教育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 查处干部不是目的,教育挽救才是根本,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性作用,有利于领导干部引以为戒,从中醒悟到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纪检监察机关要在查处的“后半篇文章”下功夫,实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片的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福绵区纪委监委坚持警示教育月月有通报制度,2018年以来,共通报典型违纪问题24期51人,并组织320多人次领导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4场次,实现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工作制度化。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做好查处典型案例的后半篇文章,丰富警示教育内容,创新警示教育方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网站、微信公众号、村级“小喇叭”等媒体曝光警示作用,常态化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警示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建章立制上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着力在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筑牢拒腐思想根基上下功夫,针对权力配置、权力行使、权力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努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这几年特别2018年以来,福绵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完善了《福绵区精准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40多项制度,把管权制度之“笼”扎紧关严。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建章立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做到查处一案,找准一批问题,建立完善一批防范制度,根据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检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和漏洞以及巡察中找出的问题,督促被监督单位完善规章制度,不断织密不能腐的天网,确保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福绵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梁艳丽)
编辑:李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