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转隶“第一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1日 16:06 打印

  “一年来,监检衔接配合顺畅,互相制约原则有效落实。会同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证据收集审查等规范……”听着电视机里传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十三届全国人大报告工作的声音,我不禁陷入回忆。回想起我的转隶第一案,过去一年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

 

  北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集团公司下属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付宏涛在2013年至2017年任职期间,数十次挪用公款进行网络赌球,并通过虚构工程款等手段套取公款。该案是北海市监委成立以后移送司法机关的首案,也是我从市检察院转隶以后的第一案。

 

  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核查审计移送的相关线索中,发现付宏涛等人存在长期借用公款不还的问题。该问题乍一看是违纪问题,但是26年的检察办案经验告诉我,事情并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违纪案。为了摸清问题线索,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查看了大量的账户流水,做了大量的外围工作。随着核查工作的深入,付宏涛贪污挪用公款的案件事实也逐渐浮出水面,其背后的重大职务犯罪面纱也由此揭开。

 

  “我从单位挪用的钱都用于开烧烤摊,经营小卖部等生意了。生意失败,钱就全都亏没了。”办案人员询问挪用资金的去向时,付宏涛抱着侥幸心理,如此说道。这些生意不需要大额的资金,他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这很有可能是揭开其挪用公款甚至是贪污的关键!

 

  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不知如何突破付宏涛的心理防线时,他手机上一条索要欠款的信息,帮我们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瞧准时机,我们的纪检同志深入浅出地向他讲纪律,讲法律,讲各项政策规定,为其分析各种利弊,推心置腹地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充分发挥政策的感召力。顾虑重重的付宏涛逐渐打开了心结,主动向我们讲述了他深陷赌博,一步步沉沦犯罪的经过。

 

  头彩不好剪,事非经过不知难。该案件涉及账户多,时间跨度大,贪污作案隐蔽,监察法刚颁布,监察工作流程尚在探索中,一些问题在全市、全区,甚至全国也没有先例可循。法律与纪律如何衔接,应该如何用好手中的这两把戒尺?我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同志们只能边学边干,边干边研究。为了确保案件的顺利查办,我们不仅在前期核查工作中收集固定了大量证据,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方面,我们更是下足了工夫。我们反复研究吃透相关法律、纪律规定,对纪法、法法衔接甚至文书格式等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在移送司法机关前,为确保纪法衔接顺畅,我们还邀请了检察院及时介入,审阅案件事实和证据。通过把查询、谈话等经常性的调查取证手段做到极致,综合运用搜查、留置等手段,在短短28天内我们便查清了付宏涛挪用、贪污公款的事实。如此快速优质的办案成果,正是得益于监察体制改革后我们能够统筹运用12项调查措施,正是得益于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干部与转隶而来的检察干部优势上的互补。

 

  付宏涛挪用贪污公款案的成功办结,为全市监察体制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开启了我的纪检生涯。随之而来的第二例、第三例留置案在不断的总结提高中顺利进行,实现了政治、法纪、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我清晰的感受到执纪监督这把利剑的威力。纪检监察机关将查处违纪、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集于一身,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既要执纪监督执纪问责又要监督调查处置。纪律与法律双剑合璧,相互贯通,拉起了一张越织越密的反腐天网。

 

  船到中流,人到半山,面对形势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个“硬”,体现在砥砺前行的反腐初心上,体现在制度细节的坚守上。只有自身建设够“硬”,重拳出击才有力度,才能做到“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老刘,吃饭了。”妻子的呼唤,让我一下子回了神。看到餐桌旁的妻子的笑脸,我心中一暖。在平凡的日子里尽职担当,让正义之光始终流淌在每个小家,我们的大家必能成为风清气正的梦想之乡。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反腐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海市纪委监委 刘万业)

 

 

 

编辑:马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