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挪用公款还赌债 作茧自缚终入狱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 16:56 打印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相关的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能相互印证,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好。”2018年7月30日,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判决北海老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城公司)原执行董事付宏涛犯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该案是北海市监委首起采取留置措施并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自2018年3月29日立案后,北海市监委灵活运用询问、讯问、搜查等9项调查措施,主动对接“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快查快结,完成案件查处和移送。从立案到法院判决,前后用时不到6个月。经查明,2013年至2017年间,付宏涛数十次挪用单位公款共179万余元进行网络赌球,并通过虚构工程或虚增工程量的手段,套取公款95万余元用于归还其所挪用公款。


  付宏涛挪用公款次数多、时间跨度大,贪污作案隐蔽,涉及的账户众多。此案的成功查处,体现了监察体制改革后办案思维方式、手段、人员等系列变化带来的突破创新,为北海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权威高效监察体系积累了有益经验。


  “众多人员借款长时间不还”
  ——见微知著,从违纪事实中发现职务犯罪端倪


  2017年底,北海市审计局向市纪委移交了在审计北海老城公司过程中发现的该公司相关人员借用公款长期不归还的问题线索。


  线索反映,包括老城公司执行董事付宏涛在内的十多人经常借用公款,至审计时仍有150多万元没有报账和归还。而后付宏涛等人迅速通过报账和现金方式归还了借款。


  “借款都是用于公司的业务,只是没有及时报账,你们看这些是借款的具体业务用途……”当审计调查提出疑问时,老城公司相关人员解释道。


  “虽然借款手续齐全、理由正当,但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市纪委审查人员敏锐地察觉出其中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于是,审查人员迅速追查所借公款去向。


  审查人员对借款人员、借款金额、借款时间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借款人主要是公司中层领导,特别是付宏涛的助理莫某借款次数较多,且到审计时仍有50多万元没有归还,其他部分人员也有借款时间很长甚至数年尚未归还的情况。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严格,公司众多人员借款如此长时间不归还,是不正常的,其中隐藏职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很大。”北海市纪委决定对该线索进行详细调查,由此,掀开了所谓业务借款背后的重大职务犯罪问题。


  “可疑借款数额多达270万元,远超审计金额150万元”
  ——周密核析,获取重要犯罪证据


  鉴于老城公司不正常的业务借款情况可能涉及贪污和挪用公款,对公款去向的追查是首要的。


  审查人员对该公司所有借款人的账户进行了银行查询,并对与这些账户收支相关的账户进行了进一步追踪。通过对30多个账户数万笔收支的分析比对,发现部分员工从单位借出的公款以转账和现金形式存入了付宏涛的账户。这说明起码部分借款是供付宏涛使用的。如果付宏涛所使用的借款不用于公司业务,则涉嫌挪用公款。


  经过追踪付宏涛账户资金流向,发现其借款资金进入了数个没有与公司有任何业务来往的非公司员工的私人账户。“看来,付宏涛挪用公款的可能性极大,这就是证据。”审查人员判断。


  不仅如此,在对付宏涛任职以来老城公司的经营及收支情况进行全面详细了解的过程中,审查人员发现,可疑借款数额远超审计时未归还的150多万元,达270多万元。


  多出的部分是如何归还的呢?是否也存在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对老城公司在付宏涛任职五年期间的银行账户和现金账户进行了核查,对还款来源进行了追踪,对还款特点进行了周密分析。


  核查分析发现,付宏涛名下的还款来自其助理的银行账户,而助理账户的钱来自一个承揽了老城公司工程的个人账户。种种证据表明,付宏涛等人虚报套取工程款。


  “提起微信里的联系人,懊恼之情展露无遗”
  ——果断留置,快速灵活突破获取口供


  2018年3月29日北海市纪委对付宏涛等人采取了走读式谈话措施。在翔实的证据面前,付宏涛等人仅半小时即承认了挪用公款及虚报工程套取公款行为。


  “经过走读式谈话与付宏涛接触,我们发现其有严重的心理负担。”转隶干部小刘说道。考虑到案件行为发生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次数多金额大,相关证人众多且未到案,为防止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根据《监察法》的条文规定,北海市监委果断决定对付宏涛采取留置措施。


  案件调查发现,付宏涛要求众多员工从单位借出公款供其使用,不符合一个单位领导的正常自尊心理,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情况不会出此下策。“付宏涛一定有难言之隐,而这就是揭开他挪用公款甚至贪污的关键,必须尽快找到。”此时,办案人员心里在默默地为自己鼓劲。


  通过查看付宏涛的手机微信,办案人员发现了一个向其索要欠款的人。当讯问人员向付宏涛提到这一情况时,他显出了满脸懊悔之情。关键的症结就在此!经过一鼓作气的讯问,他交代了自2013年以来,通过老城公司原员工陈某某等数人进行网络赌球,先后输了一百多万元,经常被索要赌债。无奈之下,只能把手伸向公款,要求员工借出公款供其偿还赌债。挪用公款后无力偿还公司,又指使其助理莫某和物业部经理裴某某虚增工程量和虚构工程套取公款用于归还其挪用的公款。


  办案人员趁热打铁,充分利用本案因赌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特点,与付宏涛一起深入剖析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赌博泥潭而不能自拔,最终害了自己、害了同事、害了家庭。


  “自从赌输第一笔钱后,总想挽回,但越赌越输,导致无法收拾。欠下巨款后无法偿还,不敢让家人知道,又担心被发现,一直生活在恶梦中……”付宏涛回首往事,泪流满面,深深悔恨。


  “审理部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证据链条完备”
  ——密切配合,高效高质办结案件


  作为监察体制改革后的“留置第一案”,没有任何范本可以借鉴,如何规范程序,快速办结,是不小的挑战。为把此案办成“铁案”,北海市监委办案人员主动增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把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以刑事审判标准进行取证,全过程严格规范。


  办案人员详细制作了十多份录音录像笔录,并周密安排外围取证,调取了60多笔贪污挪用公款的书证,询问了20多名证人,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即完成了案件证据的收集。在此过程中,邀请审理部门提前介入,共同研究取证方式方法,对办案程序、案件定性、调查取证、证据链条、监察检察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同时,在留置一周后市监委即向检察机关发出提前介入邀请书,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办案人员及时介入,审阅了全案事实和证据,认为此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至此,对付宏涛留置调查仅十多天,即完成了该案的讯问及取证工作。


  2018年4月26日,付宏涛被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此案证据收集形式完备、程序合法,避免了因形式瑕疵延缓调查、审查、审判效率。”北海市检察院公诉科负责人说,该案书证调取有来源、言辞证据调取有录像、鉴定意见有委托,既做到了证据形式符合诉讼要求,又体现了监委特点。


  此案移交检察机关后,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踪,配合做好审查起诉工作。检察机关对监察机关移交起诉的数十笔贪污挪用犯罪事实全部进行了认定,并在首个审查时限内向法院提起了公诉。“此案无论是银行凭证等客观证据,还是言辞证据,都非常详实、完备。针对涉案资金笔数多、流向错综复杂的情况,监委办案人员还制作了数张资金流向图。”付宏涛案公诉承办人介绍道,该案以客观证据为基础构造证据体系,形成完整证据链条,为迅速、高效地提起公诉和审判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支撑。


  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于7月30日开庭审理此案。为了更好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北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旁听。法院对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予以了认定,认定付宏涛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具体判决结果将择日宣判。(北海市纪委监委 刘万业 刘先良 何畔)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