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留置第一案有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3日 08:53 打印

  春风拂面,大地回春,岁月如梭,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已一周年,庆幸能参与到监察改革的浪潮中,与监察法有过一个深度接触……


  2018年3月,梧州市纪委监委从一条3万多元扶贫领域的违纪线索顺藤摸瓜,一举突破了岑溪市原民政局局长黄某某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侵害群众人民利益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00万元,其家庭房产1200多万元。该案是监察体制改革后,梧州市纪委监委留置第一案,也是典型的扶贫领域腐败案件,案情错综复杂,涉案人员众多。


  投入战斗


  2018年7月10日上午9时,市纪委监委组织部来电,“小李,根据组织安排,你被抽调参与‘6.4专案’”。


  “这是市监委挂牌后实施留置措施第一案,无先例可循,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调查措施第一次使用、调查流程与原来纪委的不同,转隶干部与原纪检干部的工作理念、方法、经验习惯不同等,但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同时,要多向转隶干部取经,学习他们的法律思维、证据思维,确保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做到纪法衔接、法法衔接更顺畅更有效。”专案组长在案情分析会上说。


  “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争取以最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案件中,坚决办好办扎实。”


  取证突破


  “头彩”不好“剪”。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外围取证、分析研判证据材料。


  从几万条银行流水、7年多的财务凭证等证据材料中分析寻找突破口、排查重要关联人,我顿时只觉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但经验老道的转隶干部老曾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


  “小李,外围取证时要缜密分析、敏锐观察,突破口可能就存在某一条银行流水、一笔资金走向、一个房产协议里。特别是可能存在隐匿固定资产,有些房产在房产管理部门是没有档案的,不要放过任何一条信息。”


  我猛然茅塞顿开,重新一条一条地分析银行流水、仔细研究每一笔资金流向,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研判,终于从银行流水中发现了被调查人在外地购买了大量的房产,且好几处房产都没有在房产管理部门处登记档案,这些证据材料为最后的案件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取证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外调取证要做到边取证边综合分析汇总,重要信息不过夜,需要紧追不舍,特别是金融资产、关联人等重要信息,及时总结汇报,随时梳理、沟通,避免重复分析、重复取证。


  首战告捷


  经过专案组全体人员6个月紧张的奋战,该案采取留置措施6人,移送检察机关3人,使用调查措施8项,询问证人80多人,调取了合同证据300多份,调阅了7年的4000多份财务凭证。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并没有为了赶进度而忽视程序和规定,严格按照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调查取证,通过以案代训、以案促改,坚持每日分析研判案情、每周问题导向学习,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授技巧,发现问题、交流讨论、总结点评,有力促进转隶干部与纪检干部的深度融合,加速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案一提升,参与留置案的查办是对原纪检干部的巨大挑战更是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的好机会,得以有幸参与,对我精准运用监察法、促进纪法衔接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梧州市纪委监委 李亮)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