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的老兵新将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1日 15:24 打印

       2018年2月,监察体制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不破不立,40年来的纪检监察体制进行了大改革大融合,新鲜的血液也不断充实到纪检监察机关。

 

       老兵再次成为新将

 

       2019年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刚刚从脱贫攻坚一线完成任务的我,来到河池市纪委监察委的第八纪检监察室报到,担任了主任。我笑着跟室里的同志说:“习近平总书记布置的两个重头戏,我都参与了,一个是扶贫工作,一个是反腐工作。”作为阔别3年重新又回到纪检监察室的老兵新将,一切既熟悉又陌生,近乡情更怯。熟悉的是大家都还和以前一样努力,陌生的是同志们中有了很多新面孔,他们都是监察体制改革后从检察院转隶过来的新战友。敞亮开阔的办案室里,同志们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地开始了交流和工作。我原来在市纪委案件室奋战了8年,然后又历经了脱贫攻坚一线的3年磨砺,面对着崭新的情况,对于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定位,如何融合, 我心中既跃跃欲试,又忐忑不安,但更多的是鼓起士气,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一场充满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我知道,这一路注定充满无数平凡而又不简单的故事。

 

       被激活的数字

 

       “主任,监察体制改革后,我们纪委监委的监督目标扩大不少,看完这些估计都得花不少时间。”我的搭档吴胜福一边翻阅派驻市公检法机关纪检组发的人员花名册一边说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出台后,到底监督谁,谁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如果对象搞不清楚,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工作之初,我决定先摸清底数,于是联系了派驻纪检组,让他们将有关党员和公务员的花名册汇总过来。

 

       “按照原来纪委和监察局的规定,对于监察对象我们只限于盯住市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党员、行政机关公务员,其他的比如聘用协警、书记员等人员不属于我们监管对象。监察体制改革后,我们的监察对象扩大了不少,现在都在摸索阶段,不明白的地方以后我们多商量”。我翻阅厚厚的一摞资料,和室里的同志们交流着。

 

       我们案件室刚成立,还没有具体线索。我们商量后,赶紧熟悉联系单位的情况,以人入手,花费了一个星期,就将联系单位的监察对象确定了。一共是2570人,增加了1223人。数字几乎翻了一倍。这么多人怎么监督?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达成了共识,虽然我们案件人少,但是人少有人少的打法。

 

       运用“杠杆原理”充实力量,注重案件室指导和协调的“杠杆效应”,发挥组织派驻纪检组发挥“探头”作用,对所派驻单位进行“供给侧改革”。

 

       采取“新瓶装旧酒”延伸防线,根据实际需要,对“廉政风险点”再完善,特别着重在履职用权、资金项目两个方面加强监管。在履职上我们以公安机关为试点,督促指导开展对关键岗位、关键对象的履职风险点精准梳理,再晒出来;

 

       在资金项目特别是对扶贫领域的资金项目投入上,指导派驻纪检组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将防线前移,摸清所驻单位投入的资金和项目进展情况,对扶贫联系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监控,充分体现防早防小。

 

       搭乘法纪衔接的改革“顺风车”扩大案源,利用联系公检法的有利条件,开展“纪律清理”活动,将近两年来的违纪党员和干部的数据各有侧重,再起底。派驻市公安局纪检组注重被治安处罚的、派驻市检察院纪检组注重不予起诉的、派驻市法院纪检组注重免予刑事处罚的和“老赖”的……进行集中汇总,第一时间移送案件室,实行一个季度一汇报的“包干”制度。

 

       就这样,我们八室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反腐的铁拳越攥越紧,形成的整体合力越来越强。我们的后劲也逐渐发挥出来,联系的4个纪检组共立案26件,远远超过了预期数据。

 

       风从东方来

 

       进入轨道后,案子多了起来,加班出差成了常态,办案队伍也逐渐扩大,但随着案件要求的不一样,对于如何高效依法的办理案件的探讨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

 

       “走读式谈话门槛高,需要层层审批,持续性不强,没有了过去纪委和检察院两家混合双打的时间优势,怎么谈?”“把前期材料准备充分再谈吧,不要把希望孤注一掷的寄托在中心突破上”“《立案决定书》有了新的样本,跟纪委以前的版本不一样,我们要按照新要求填写”“又有新的要求了,赶紧去向案管和审理学习”“立案后的办案时限只有2个月,审理要拿走一个月,我们只有把时间前移”……这成了监察体制改革后一段时间我们常常探讨的问题。

 

       经过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地研究和学习,我们逐渐掌握了案件要领。这股改革的东风,让我们改变了工作习惯,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积极扭转思路,精心布置摸排,提高了案件精准度。

 

       我们联系县的扶贫领域案件第一季度上不去,怎么办?冲前线,3月份我们直接指导做好调查方案,指挥县纪委进做好扶贫领域中低保资金违纪问题地调查,80多名党员干部被问责;8月份的时候我们出重拳整治扫黑除恶,第一时间严肃立案审查10余名失职失责公安党员干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怎么弄?抓典型,9月份从党建入手,找准切入点。对基层乡镇中弄虚作假的干部审查调查,对县委县政府以及组织部门发出整改函,追踪整改问题……

 

       在一连串成绩单的背后,家庭困难和工作疑惑都存在,我喜欢听室里面的同志讲讲心理话,像是对于家人的亏欠,对于待遇的差异,对于社会期望值等等,这些话外面的人不一定懂,懂了也未必能理解。但我们的队伍会懂,自己也会理解。

 

       在这场改革中,我看到了变化和希望,同时身处改革之中,更需要顺势而为,比的应当是“为”,而不是“位”。在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因为我们都热爱这个岗位,所以我们会把它当做事业去打拼。回首这一年,我用慢慢累积的业务学习躬行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虽无最响亮的声音,但都在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凡日子里尽职尽责勇于担当,让自己的内心始终流淌正义之光,胸中深藏纪检人的信仰 。在前行的岁月中,愿与纪检尖兵们共同谱写正风反腐的故事。(河池市纪委监委  陆 莹)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