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的纪律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7:04 打印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用铁的纪律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最严格考核评估”、“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扶贫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导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懂弄通习近平扶贫重要思想,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坚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继续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制度的要求,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持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各级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在加强监督检查上下功夫,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亲自督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他30多次国内考察都涉及扶贫,连续5年新年国内首次考察都看扶贫,走遍连片特困地区,在多个重要场合、重要会议、重要时点反复强调脱贫攻坚。我们要对标看齐,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及时发现在资金项目、政策落地、领导责任、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要认真对照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指出的存在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真认账、真反思、真负责、真整改,雷厉风行、从严从实、动真碰硬,做到一个问题都不放过、全面整改不留死角,特别要解决监督执纪偏宽偏软的突出问题,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条条改到位、件件有着落。要持续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蹲点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快查快办,该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该处分的处分,该责任追究的坚决追究责任,以严肃问责督促干部高度负责,推动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同时,要强化巡察监督,突出政治巡察,通过巡察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打通扶贫领域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要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依靠群众,鼓励群众积极主动揭露身边的腐败和干部作风问题,推动形成扶贫工作监督全覆盖。


  在保持高压态势上下功夫,强化震慑警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大惩处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去年,梧州市大力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行正反联动机制,正面继续开展“三讲三督三保障”活动,反面对照“三个不实”17个问题问责清单严格执纪,建立职能部门联席会议、“调研+协商+交办”协作机制,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进行精准监督、靶向打击。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762件,占案件总数的42.9%,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人,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体现了贯彻落实“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继续从严执纪,在线索排查上下功夫、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在直查快办上下功夫、提升执纪审查的震慑效果,在部门联动协同上下功夫、五指并拢凝聚工作合力,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确保每一分钱扶贫资金都花在刀刃上,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


  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提升扶贫工作效果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认真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就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到了当年7月份,梧州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梧州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单制工作方案》,以17项“问责清单”划定扶贫领域工作禁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的要求,以严肃问责倒逼扶贫干部作风转变,工作责任落实。据统计,去年,梧州市立案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类问题384件,占到同期扶贫领域案件总数的近六成,这说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梧州市扶贫工作中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我们查处的一些扶贫领域重要复杂案件,比如市纪委监委本级办理的留置第一案、岑溪市纪委监委办理的留置第一案,这些系列案件背后,都有一些部门、一些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初步分析,有些还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诱因。当前,脱贫工作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扶贫领域监督执纪也到了关键时刻,到了考验我们韧性的时刻。我们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的要求,把整治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驰而不息加强扶贫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结果导向,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贯彻中央纪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把我市已经查处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类案件进行分析解剖,梳理归纳出我市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明确整治重点,加强对县(市、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的指导。同时,把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及综合整治情况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巡察等的重要内容,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促使干部真抓实干,让脱贫成效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黄中贤)

编辑:马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