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履行新时代纪检监察政治使命 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17:00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新理念新思想,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这本著作对于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政治统领,聚焦“两个维护”,始终把政治性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全党同志的一项极为光荣艰巨的政治任务,是党向人民作出的不能打任何折扣的庄严承诺。切实履职尽责助力脱贫攻坚凯歌高奏,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时代政治使命,是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主要体现,考验党员干部落实“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为广西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角”。学懂弄通、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是落实“两个维护”的应有之义。既要做到学深悟透,也要活学活用。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担起脱贫攻坚的政治使命,深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深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政治纪律是保障精准扶贫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强化政治纪律,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决防止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以严明的政治纪律保障中央扶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地、精准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把针对性作为脱贫攻坚的着力点


  “搞大水灌溉、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成为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同样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剑指问题、找准靶心、突出重点,才能形成震慑、发挥作用。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关键阶段,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一些不严不实的“造假症”使脱贫偏离精准,所以,以精准监督确保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顺利实施,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2018年,北海市海城区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与各项专项工作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该区制定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蹲点督导“五包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形式把基层实况摸清楚、把问题摸上来,共走访172户贫困户、脱贫户,发现和处置问题线索13条。同时,发动“廉洁监督员”对村(社区)民生项目进行“评星定级”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01户,并全部停保,涉及金额746.49万元,有效制止扶贫资金流失。直击问题,精准施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要坚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发力,自觉找准职责定位,坚决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大局,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聚焦全面从严要求,始终把严肃性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行百里者半九十。因此,越是到紧要关头,我们越要咬紧牙关。基层在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我们必须坚持惩治腐败的节奏不变、力度不减,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领域,紧盯脱贫攻坚工作不实等问题,盯紧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严管,让“微腐败”的歪风邪气无处遁形、得以根治。作为基层单位,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及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自治区纪委“6+2”机制,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向深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让中央的惠民政策直抵“神经末梢”。(北海市海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张会)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