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狠抓廉政教育 促源头清廉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4日 16:46 打印

阳朔:狠抓廉政教育 促源头清廉

  组织党员干部到桂林廉政教育中心学习

 

  2018年以来,阳朔县纪委监委始终把全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作为重要抓手,多管齐下强化廉政思想教育,促进源头清廉,从源头巩固反腐败斗阵压倒性胜利。

 

  多样化课堂促廉政文化入脑入心。年初,组织全县四家班子及村“两委”以上干部2800余人到桂林市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用眼看廉用耳听廉用脑思廉用心悟廉,“走出去的课堂”使廉政文化深印心底;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到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上廉政党课67场次,6000余名党员干部受到教育,“送出去的课堂”使廉政教育根深蒂固;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监察法、《条例》等党纪法规知识测试,“考场上的课堂”测出廉政意识高低度;开展家庭助廉活动,收到全县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家属感人肺腑的廉洁家书1500余封,“家庭里的课堂”使廉政教育温情化;紧盯春节、“三月三”、中秋、国庆等关键节点,利用短信平台向全县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2.3万余条,“短信里的课堂”使廉政教育警钟长鸣;开展勤廉榜样选树活动,评树县级勤廉榜样10名,获评市级勤廉榜样1名,“勤廉里的课堂”传递出向上的力量,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创新机制让廉政文化寓教于乐。阳朔县不断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寓教于乐将廉政教育搬上舞台、唱进山歌、写进书画、教进校园,构筑全方位廉政文化教育新格局。利用阳朔每年一度的“一节两会”、壮乡“三月三”、“五月八”等民俗文化节表演廉政节目、唱响廉政山歌,让民俗节日成为廉政文化的宣传日;出版廉政山歌集等,把反腐倡廉廉政教育从课本上搬到了生活中、舞台上,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廉政宣传月中诗朗诵《与党同心 与民同在》节目、7幅廉政书画作品,传播了廉洁“正能量”;探索廉洁文化进校园新模式,发挥廉政教育从小抓气、从娃娃抓起的长效机制。

 

阳朔:狠抓廉政教育 促源头清廉

  阳朔“一节两会”上表演廉政节目渔鼓《开箱》

 

  本土气息构筑廉政教育零距离。阳朔县充分利用壮乡的卵石壁画、奇石艺术,刻(绘)廉政警句、图片,打造遇龙河游客集散中心“花语廉心”廉洁文化庭院,在遇龙河步道雕刻“廉”“洁”“清”“莲”篆刻图案,营建阳朔休闲旅游廉洁文化特色走廊。先后建成桂阳公路“悠悠荷韵、石语廉心、花语廉心”廉洁浮雕,福兴公路段孝廉文化示范带。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庭院工作,打造县税务局廉政文化长廊,以及葡萄镇政府廉政奇石庭院等10多个示范单位。在阳朔著名的西街、大榕树、月亮山等景点景区打造旅游工艺品一条街,刻(绘)有廉政警句的压条、木雕、竹席等“廉政纪念品”,受到了广大游客好评,积极传递了廉洁“正能量”,富有本土气息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示范带使群众零距离接受廉政文化教育。

 

  全方位营造廉政教育大氛围。阳朔县纪委监委注重整合全县宣传资源,把全县各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上的亮点、特色、成效、经验广泛宣传,营造廉政教育宣传大氛围。制作各类灯杆宣传牌、横幅、宣传展板,整合LED 显示屏60余块,利用《今日阳朔》、阳朔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刊播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报道、微电影、标语。依托县纪检监察门户网站“清廉桂林·美丽天下”发表宣传文章465篇,在“清廉桂林”主站发表文章421篇,自治区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21篇。协助桂林市电视台拍摄《爱廉说》反腐倡廉短片3期。发放扶贫领域警示教育挂图6000余份、扶贫领域腐败和专项治理监督卡15万张,将“作风建设·随手拍”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全方位构筑廉政文化宣教大格局,大力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阳朔县纪委监委 骆兰珍)

 

阳朔:狠抓廉政教育 促源头清廉

  县税务局廉政文化长廊

 

编辑:马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