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习惯成家风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10:26 打印

  搬了多次家,换了几个工作岗位,辗转人生中,开始学会了做“减法”。多次搬家,丢弃了很多东西,但唯一不肯丢弃的就是满满当当几个书架的书。闲暇时,一家三口围坐一起,各执喜爱的书籍,时而沉醉其中,时而交流分享,这是我们一家人最欢愉的时刻!

 

  我爱读书,这样的习惯还要从我母亲说起。小时候物质生活并不富裕,可是母亲从没有吝惜过钱,每年都到邮局给我征订各种少儿读物,而她自己也没有放弃学习,中专学历的她报考了自考大专。母亲学习很刻苦,常常工作了一天晚上又哄我入睡后,便开始看书。我常常半夜一觉醒来,依然看到她在灯光下学习。那时的我懵懵懂懂,还不能理解母亲的举动。后来母亲对我说:“读书越多,书籍就会使你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也会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幼小的心灵就已种下与书结缘的种子。

 

  母亲进步很快,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大学专科学历。每当我看到那满满一书柜母亲学过并记录着密密麻麻批注的书时,禁不住感叹母亲所下的功夫,佩服她那颗上进的心。     

 

  母亲是个很爱书的人,无论去到哪个地方,一定会先去新华书店逛逛,在买下书籍的扉页上,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写上何年何月何日购于何地,再端端正正的写上自己的名字。母亲看书总是正襟危坐的,并随手拿着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看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就会划出来,并摘抄在她的笔记本里。我经常偷偷去翻阅母亲的摘抄本,也经常到书柜翻看母亲珍藏的书籍,渐渐地,我也成了书迷。

 

  大学毕业后,我先是在村里工作,然后到镇里,再然后回到县里,直到现在到了市里。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搬家,但每次搬家我都要带上我的那些书。我也时常调侃自己,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记得从乡下回到县里工作的时候,我把电器、热水器、电视机等很多家电送给了好朋友,唯独五大纸箱书、摘抄笔记和剪报贴纸报的笔记本是万万舍不得送人和丢弃的。

 

  搬新家,首先想的就是要想做一个木质大书柜。进新房的那一天,母亲把自己几十年来的藏书精心选了200册,送给我作为进新房的贺礼。现在这份特殊的“礼物”和我自己的存书都整齐的“站”在书柜里,我心里别提多充实。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撰写一些材料,有了这些书籍,我很少会感到文章无处着手。每当我翻开书的时候,母亲当年在灯下发奋读书的情景会一次又一次激励着我,令我顿感文思泉涌,下笔有如神助。

 

  母亲退休后时间变得宽裕,有了更多时间读书,她在当地报名上了老年大学诗词班,每天写些诗歌、散文,还经常在本地刊物上发表。父亲和母亲很少对我讲人生的大道理,但身教胜言传,他们传给我最大的人生财富就是爱读书的好习惯好家风。在书中,我学会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能清气满乾坤”,懂得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明白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让我能够不忘初心一路前行;让我能将所学入脑入心默化于行。

  如今,我的儿子快6岁了,或许是受我的影响,也特别的喜欢看书,很多时候,放学回到家他就会跑到他房间里,垫着一张凳子爬上他的书柜,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时而大笑、时而问些问题。正因为这海量的阅读,儿子经常能说出一些让我耳目一新的观点和成语,幼儿园的老师也常常表扬他的识字量大。如果有一天,我有什么能留给我的儿子,我想那一定不是存折上的几位数字,也不是几间房屋几辆豪车,而一定是我最珍爱的那些书籍以及爱读书的好家风……(河池市纪委监委  王英睿)



 

 

 

编辑:俸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