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铁面执纪严查重处 坚决打掉扶贫“拦路虎”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08:30 打印

       百色作为全国全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相对繁重。目前,全市仍有39.65万贫困人口、56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2018年计划实现20万贫困人口脱贫,2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4个县脱贫摘帽;2019年计划实现12万贫困人口脱贫,200个贫困村出列……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百色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会议暨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该市制定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既是“承诺书”,更是“军令状”。百色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百色:铁面执纪严查重处  坚决打掉扶贫“拦路虎”

百色市高规格召开推进会,部署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责任担当

 

       2017年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战的号角在全国各地吹响。百色市迅速行动,市委出台《百色市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财物,采取超常规措施,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实施精准治理。

 

       根据“一年去存量、二年遏增量、三年固成效”的行动计划目标,该市决定,2018年打好“兵团战”,对2015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清仓行动”;2019年打好“阵地战”,开展针对式整治,对问题易发多发领域进行专项整治;2020年打好“围歼战”,开展倒查式整治,通过治理“回头看”,深化整治成果,建立完长效机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百色市委主动对标看齐,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领导率先垂范,不仅“挂帅”还“出征”,带头下到基层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调研。

 

       同时,百色市出台《市纪委与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协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反馈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脱贫攻坚、扶贫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履行好“一岗双责”,落实专项治理领导责任,对分管领域、部门的脱贫攻坚和专项治理工作亲自抓好落实。

 

       一级做给一级看。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结合实际,相继出台方案,成立“双组长制”的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落实机制。

 

       百色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大局,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开展明察暗访、督查检查、蹲点调研、线索督办,一环扣一环。今年来,全市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暗访50次,督办重点问题线索276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专项治理中推动扶贫主责部门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853次,排查扶贫项目1063个,资金29亿元,发现问题493个,移送问题线索156件。对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该整改的问题没整改的,一律严肃问责。1-10月,全市共立案扶贫领域失职失责问题155件,党纪政务处分123人,组织调整或处理94人。

 

百色:铁面执纪严查重处  坚决打掉扶贫“拦路虎”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扶贫领域大接访,倾听群众诉求,收集问题线索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打击“蚁腐贪蝇”

 

       百色市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重点,采取“市级统筹、市县联合、县际交叉”方式对全市5个深度贫困乡(镇)及所辖15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专项巡察,发现问题75个,移交问题线索32条。各县(市、区)党委把脱贫攻坚重点乡镇、扶贫主责单位、深度贫困村作为巡察重点,对429个深度贫困村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着力发现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261条,转立案29件,给予党纪处分20人。该市隆林县开展教育系统巡察“回头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清退违规资金169万元。

 

       除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2018年,百色市纪委监委系统分析各县(市、区)2016年7月以来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下发专项治理工作清单,确定全市1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漠化片区天窗县3年集中开展专项治理重点。2018年,靖西、那坡两个边境县(市)主要围绕“边境民生资金补贴专项治理”进行重点整治,平果县开展“小微型企业管理专项治理”,德保县开展“扶贫领域收取‘好处费’专项治理”……有力增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扶贫主责部门结合工作职责,紧盯重点领域,紧扣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民政部门开展“城乡低保精准救助活动年”,着重解决“人情保”、“骗保”、“吃空包”等违规享受低保问题;审计部门将5个国定贫困县(市)粤桂扶贫协作对口支援项目资金和3个县(市)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补助资金等共8个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针对“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情况、挂村帮扶情况、帮扶效果情况、作风问题整改情况”等四类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发现一起,严肃问责一起。今年1-10月,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23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6人,组织调整或处理83人。

 

百色:铁面执纪严查重处  坚决打掉扶贫“拦路虎”

典型案例通报到基层,持续释放严查“拦路虎”决心

 

       严查重处,坚决打掉扶贫“拦路虎”

 

       今年以来,百色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教育卫生等群众反映强烈、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集中力量,直查快办。强化扶贫领域重点问题线索督办,全市督办重要问题线索276件,立案85件。1-10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83件,党纪政务处分755人,组织调整或处理19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1人。

 

       为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市纪委监委还定期筛选一批典型案例集中通报曝光。“目前,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成为专项治理工作中已形成常态化。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查处一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起。通报曝光既是对‘蝇贪’的震慑,也彰显纪检监察机关严查腐败的决心。”该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126次378件,形成强烈震慑。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手抓惩治群众身边“微腐败”,严惩“拔毛者”,一手要坚决把拔了的“毛”还回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截至10月,共追缴扶贫领域资金467.473万元,323人主动交代问题上缴违纪款192.87万元。“纪委喊你来领钱”的场景在各地纷纷上演,清退违纪款给群众近40万元。(百色市纪委监委)

编辑:俸林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