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正风反腐 激浊扬清
正风反腐 激浊扬清
——防城港市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综述
正风反腐,战报频传。防城港市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毛善学,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梁振家,防城港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苏海,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相继传来,在全市引起不小的震动,舆论纷纷为之叫好,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件904件,同比下降11.5%;处置问题线索801条,同比增长82.6%;立案441件,同比增长0.92%;其中县处级干部21人,同比增长61.5%;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75人……醒目的数据对比充分说明,随着正风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腐败增量得到有效遏制、腐败存量得到有效化解,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正在形成,为谱写新时代防城港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召开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大会
扛鼎担责,为不能腐加压发力
精准对标,全面看齐。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防城港市委紧跟中央、自治区党委的节奏步伐,高度重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把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一个整体一体化推进,同向发力、科学谋划,从制度上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以上率下,加压发力,推动“两个责任”向基层末梢延伸。
拧紧管党治党的责任螺丝,需要一环紧扣一环。在落实《防城港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基础上,市纪委监委建立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办法、同级廉政谈心谈话暂行办法等落实责任“1+N”制度体系,构建“明责、定责、督责、考责、问责”“闭环式”工作体系,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见效。
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市纪委监委以“一案双查”的刚性实施,形成了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谁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谁就要“挨板子”,当“甩手掌柜”更是行不通。2017年以来,全市先后有20个单位、94名领导干部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释放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
“作为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你深入扶贫村、扶贫户走访调研了多少次?发现了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预防扶贫领域问题的发生?”这是防城港市开展廉政谈心谈话时的一个镜头。
在追责问责过程中,为构筑不能腐的防火墙加压发力。基于此,市纪委监委把廉政谈心谈话作为一种“小巡察”,按照“市管干部必须谈、其他干部重点谈、发现问题深入谈”的原则,在领导干部中普遍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谈话,让领导干部感受到组织的严管厚爱。被谈话的领导干部普遍反映,“廉政谈心谈话形式更灵活、谈心谈话内容更具体、发现问题更有针对性,我们受到了很大触动,心中的责任之弦绷得更紧了,底线更明了”。立责于心,履责于行,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打虎灭蝇”,为不敢腐点亮红灯
“被告人梁振家利用其先后担任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和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苏兴祥、刘文华、甘锡光等人给予的好处费共计884.9万元人民币现金。”公诉人宏亮的声音在庭审大厅久久回荡。
今年3月22日,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开庭审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梁振家涉嫌犯受贿罪一案,市纪委监委组织全市250多名党员干部到庭审现场旁听,“全景式”接受警示教育。庄严的庭审现场变成了警示教育课堂,参加旁听的党员干部直面被告人的违法事实,真切体会到法律的威严,“零距离”直观地接触到贪欲所付的代价。
“少数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严重淡化,不守规矩、不讲纪律,我行我素、自行其是,顶风违纪、带头违规,甚至公器私用、以权谋私,影响很坏。”负责案件查办的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陈熹表示,群众的信任和信心,往往就来源于案件查处的成效。
突出执纪重点。围绕“六项纪律”,紧紧盯住“三类人”和“三大攻坚战”中的违纪案件,以及上级交办,审计、巡视巡察移交的案件,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严肃查处市城投公司塌方式腐败窝案、市政部门腐败案件、防城区城南征地拆迁腐败窝案、乡镇卫生系统腐败案件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形成强力震慑,让意欲腐败者在带电的高压线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
用好巡察利剑。主动对接自治区党委巡视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探索创新市县巡视巡察联动方式方法,在政策落实、工作推进、制度规范上,与巡视对标,向巡视看齐,老百姓痛恨什么,巡察工作就推动解决什么,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递到“最后一公里”、传导到党组织“神经末梢”,织密基层党内监督网络。
规范执纪方式。从信访举报件受理、问题线索处置,到立案、调查、审理,精准衔接,百分之百建成了市县乡三级纪委标准化信访举报室,实现执纪审查工作的转型和精准。在办信办案中,推行查办、通报、约谈、考评、追究“五位一体”的办案考评制度,对滞后的单位进行集体约谈,全面提升基层办案工作效能。全市30个乡镇(街道)全部消除执纪审查空白点。
落实审查纪律。从初步核实、谈话函询、立案审查、审理谈话、处分决定执行、移送司法机关、异地办案、保障被调查人权益等方面,规范执纪审查和审理程序,不断强化纪律审查安全工作,继续刷新防城港市建市25年执纪审查安全“零事故”、执纪审查人员“零违纪”的记录。
一记又一记的反腐重拳,让依然有幻想的“梦中人”彻底清醒,让依然我行我素的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为不敢腐点亮了红灯,向全社会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全面从严治党,不是摆拍作秀,更不是一句“空口号”。
铸人铸魂,为不想腐铸牢堤坝
“我也曾是一名先进的工作者和优秀的共产党员……”“20个岗位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委、政府诸多领导的器重和栽培,并且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如今沦为阶下囚,可以说肠子都悔烂了,头发也悔白了”“……我想告诫大家:永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逾越红线……”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注重以案促教,用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不断深化拓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链”,类似的警示教育逐渐增多。
查办案件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这其中始终贯穿着纪律、法律、制度、规矩、理想、道德要求。全市各级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和监察调查处置全过程,无论是函询谈话,还是立案审查,始终坚持教育为先。重温党章、重温入党志愿书,是每个违纪人员在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期间的必修课。“总是借口工作忙,不参加组织生活,更将入党誓词抛在脑后。是党组织及时挽救了我,否则我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这是一名违纪干部接受纪律审查之后的感言。
见不贤而内自省,回到“案发现场”找原因,也是防城港市开展警示教育的一大亮点。哪个单位、部门发生了腐败案件,就在这些单位、部门利用典型案例给党员干部上教育课、敲警示钟。防城区原区委书记陶荣铅、莫小林“前腐后继”严重违纪案件被查处后,市委召开剖析典型事例专题会议,举一反三,在全市集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巩固和拓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在抓好警示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活动兴廉、阵地树廉、媒体宣廉。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导向、熏陶作用。在市委党校建设全市边山海廉洁警示教育基地,巩固提升31个边海廉政文化长廊示范点,开辟全新的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普及、快捷、传播广的优势,开通微信公众号,改版升级纪检监察网,在各种媒体开设“正风肃纪”曝光台,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给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敲响“警示钟”,注入“强心针”。
“扬清风正气倡廉洁风尚”——这是进入城区就能看到的一条廉政广告牌,格外醒目,既是防城港市以文倡廉、以文治心、以文载德、以文化人,不搞不教而诛的见证,也是防城港市始终坚持靶向思维,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写照。通过铸人铸魂,警钟长鸣,筑牢党员干部崇廉、尚洁、畏纪的思想堤坝,让不敢腐、不能腐真正上升为不想腐, 防城港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踩着不变的步伐,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进发。(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林 伟 黄忠贵)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