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要从正己始——2018年以来桂林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生病住院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坐的这救护车的费用,还有上高速的过路费,你主动结清,不能留下糊涂账,不要给单位和同事添麻烦……”
这是全州县纪委原常委蒋心军因连续工作突发脑出血被送往桂林医院的高速路上,他对守护在身边的妻子的一番嘱咐!这也是一名纪检干部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一个缩影。
己正,方可正人;监督执纪的人,更要守纪律。
2018年来,桂林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守政治纪律、突出主业主责,着力打造忠诚清廉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深入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保证。
桂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吕洪安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专题培训班学员授课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能力
“桂林廉政教育基地展出的一批腐败分子的服刑视频、忏悔书等材料,深深警醒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日前,桂林市兴安县纪委监委机关和派驻纪检组组织近100人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时大家纷纷表示。
此前,桂林市纪委监委明确将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首位紧抓不放,在桂林市委党校创建桂林廉政教育基地。目前已有60000多名党员干部,其中纪检监察干部近万人次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为了加强自身建设,铸就忠诚之“魂”,今年以来,桂林市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系统党员干部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性教育5批次,培训716人次,使广大纪检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自身抓实的行动,推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可以听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吕洪安这样告诫纪检监察干部。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坚决遵循组织程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坚决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桂林,纪检监察干部严守政治规矩“五个决不”的要求已被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熟记于心。
认真贯彻落实《广西纪检监察干部“十自觉、十严禁”》要求,坚持从政治机关的定位出发,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主动对照“十自觉、十严禁”,衡量自身言行,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守高线、明底线,知敬畏、存戒惧。
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必须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2017年以来,桂林市纪委监委坚持在审查调查工作中,凡是成立审查调查专案组必设立临时党支部,做到自身建设与审查调查“两手抓、两手硬”。同时,市纪委监委还坚持把落实“两个维护”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情况的监督,从政治视角去发现具体问题,以政治担当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政治效果去检验实际工作成效。
拓宽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
“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从2016年的47岁,降为目前的39岁;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占89.7%,研究生以上学历达28.9%……
这是桂林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发生的可喜变化。“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是两多年来桂林市纪委监委选拔人才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纪检监察干部有作为、敢担当,市纪委坚持把“纳贤”的目光延伸至系统外,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备用人才数据库,注重选用有巡察、执纪办案经验,以及有法律、金融、审计专长的干部。同时,加强委机关与巡察机构、派驻机构、县区纪委之间干部轮岗交流,从全市选拔39名优秀干部,担任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综合室主任和一般干部。
此外,还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机关各部门之间既团结协作,又拼着干、争着上,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桂林市兴安县纪检监察干部及家属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典型案件警示教育
用好“四种形态”,严防“灯下黑”
“作为纪检组负责人,你的个人外出报告事项要由驻在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确认。”近日,桂林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当面指出某驻纪检监察组组长的外出报告表存在的问题。组织部的提醒受到该纪检组长高度重视。当天下午,重新填写后的报告交到市纪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随即向分管常委和副书记请示,经询问后予以签字报批。
严格外出报备,只是从严管理的一项措施。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并开展好抽查核实,对漏报、隐瞒不报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坚持把干部监督工作贯穿于各个环节,持续深化三张牌“常态监管”模式,把问题进行分类,分别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蓝牌)、一般性小问题(黄牌)、违纪问题(红牌)。截至目前,发放“蓝牌”10张,化解问题7起;发放“黄牌”2张,咬耳扯袖、批评教育解决问题2起;发放“红牌”9张,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把“严”字体现在对纪检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中。
此外,桂林市还实行“温情”的监管新方式。推出了监管+家庭监督模式,单位与家属共同对纪检干部“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娱乐圈、生活圈情况进行监督和提醒。市纪委监委给全市1800多名纪检干部家属送达《致全市纪检干部家属的一封信》,倡导家属和单位一起来“温情监管”。
在严格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桂林市纪委监委探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问题线索处置、抓早抓小。
今年3月以来,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的纪检干部走出办公室,来到办案第一线,进驻办案点,与办案人员和陪护人员吃住在一起,掌握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状况和思想波动,及时对办案人员和陪护人员的保密、纪律、安全进行监督管理,防止案件查办中跑风漏气。
这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为防止对监督不全面而创新开展的监管模式。
“要综合考虑违纪违法情节和认错态度,区分不同情况,运用不同形态处置,该处分的处分,该调整的调整、该调离的调离,做到宽严相济、精准得当。对不托底、不靠谱的干部,下决心进行组织调整,传递从严导向。高悬第四种形态利剑,对严重违纪违法涉嫌犯罪的,对执迷不悟、对抗审查的,坚决予以惩处。”在今年9月5日桂林市纪检监察机构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桂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吕洪安如是说,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立案9件,查处9人。
通过一系列举措,一些纪检组组长不敢、不善监督的局面明显改变,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了勤廉榜样周述刚等一批先进纪检干部典型,为全市党员干部树起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桂林市纪委监委 周俊林)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