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而不息正风纪 清风徐来促发展
——北海市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9日 09:26 打印

  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只有作风有了根本好转,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2018年来,北海市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坚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进一步巩固机关作风治庸提效成果,有效推动好作风成风化俗,社会经济持续向好。
 

驰而不息正风纪 清风徐来促发展——北海市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市纪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组到银海区开展作风问题督查
 


  抓细抓常 驰而不息纠“四风”


  提起去年的那两次宴请,北海两名法院的当事人至今仍追悔莫及。2017年7月13日、14日,北海海事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刘乔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原委员黄向雄两次违规参与广西某公司总经理、广东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兰某在北海某酒店的宴请,且两次违规接受他人邀请出入夜总会并接受有偿异性陪侍喝酒唱歌娱乐。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后,刘乔发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被免去北海海事法院副院长职务,按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安排工作。黄向雄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被免去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职务,调离审判岗位,按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安排工作。


  北海市纪委监委清醒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紧盯“关键少数”和奢靡享乐之风,紧盯隐形变异新动向,一系列组合拳密集出击,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实行常态化的警示提醒、监督执纪、通报曝光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多种形式的明察暗访、监督检查。


  紧紧抓住“四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时段,今年年初,由北海市纪委监委领导带队对市辖县区及89个市直单位共1000多人开展监督提醒全覆盖活动,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防止春节前后“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在监督提醒活动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309个,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有效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9月,北海市纪委监委通过在全市举办20场“重整行装再出发·筑底线居安思危”大宣讲活动向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进一步讲清作风建设纪律规矩,提醒领导干部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转变工作作风,厚植党的群众基础。此外,在各个节假日期间,北海市纪委监委成立23个察访组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不要陪同、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机关行政审批单位、服务窗口,扶贫一线、项目及工地现场,酒店茶楼、商场超市,景点景区、旅行社等场所,通过实地查看,录音录像、电话查询、模拟办事、随机询问办事群众、核对办事记录等办法,深入了解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作风情况。


  作风建设无小事,“斤斤计较”也非小题大做,对此,海城区高德街道上海中路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伟和党总支部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赖晓晔深有体会。今年6月,他们因通过虚增发票的方式从上级下拨的办公经费中支出600元作为酒席礼金,违规公款报销礼金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018年以来,北海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组织调整或处理1人,免于党纪政务处分1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7批50人。

 

驰而不息正风纪 清风徐来促发展——北海市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领导约谈“不满意科长”


  治庸提效 真抓实干促发展
 

  干部作风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为了整治部分干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庸政怠政、吃拿卡要等 “中梗阻”现象,北海市持续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治庸提效”专项活动,用问责制度与监督机制,强化绩效管理、责任追究。今年2月,海城区“正风肃纪春风行动”察访组两次到海城区物业管理中心和海城区人防办察访,发现物管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张宝玉、陈玲娟,人防办工作人员冼耀全在工作时间多次、长时间利用电脑观看电影以及浏览与工作无关的娱乐性质网页。而负责海城区人防办和海城区物业管理中心日常管理工作的办公室主任罗卫波就坐在旁边,对下属在上班时间违反工作纪律的情况未及时进行制止、教育,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5月,罗卫波、张宝玉等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公职人员岂能‘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作风建设从工作上的小事抓起”,北海市机关作风建设“治庸提效”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要治庸以提能、治懒以提效、治散以提神。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不为乱为就让位。专项活动对全市50个具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的市直、驻市单位职能科室155名科长进行民主评议评价,评出了10名“群众满意科长”和10名“群众不满意科长”。群众满意的,通报表扬并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群众不满意的科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领导进行约谈,并安排到相关部门或企业换位实践3个月,协助部门搞招商、跑项目或协助企业办理申报审批事项。通过内部体验、跨行业交叉体验、一线工作体验等方式,让换位实践的科长亲身感受本单位及本人的服务态度、服务效能、方式方法等方面与企业、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切实找准、查实存在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工作作风的责任感、紧迫感。


  “群众办事是不是方便了、企业投资是不是便利了、政务服务是不是改进了”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要求要以此作为城市改善营商环境的检验标准。今年2月份起,北海市按照“开门搞督查、实地查问题”的思路,派出多个督查组赴一县三区、市直部门和企业实地督查走访、暗访,同时通过网络渠道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发现包括中介服务收费偏高、涉企收费“被自愿”缴费、资质资格认定费虚高、“准入不准营”难题、执法处罚任性、小微企业“出生容易成长难”、“奇葩证明”来回跑、不动产登记时间过长、出租车管理广受群众诟病、外来人员入学难、公共服务开“半扇门”、“信息壁垒”难破解、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13个方面41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怠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导致的“放管服”改革问题摸清摸准,限期整改,强化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持续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风气转变,群众的的感受更直接、更具体,合浦廉州镇烟楼村的村民潘奶奶就深有感触。过去办个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申请,村里要盖章,镇里要盖章,跑几个来回脚酸腿麻。“没个年轻人帮忙还真不行。现在只要工作人员帮我录入申请人信息,回车键一敲,申请手续就办好了”。代替“干部跑腿”和“群众跑腿”的“信息跑路”服务源于北海市探索实施的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延伸到村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农事网通改革。今年4月全市村、社区已实现全覆盖,有效形成了“群众网上申报、部门网上联审、事项网上办结、公众网上评价”一体化服务网络。“农事网通”运行以来,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2500多件,群众办事不用操心找不到门、约不到人、办不成事,实现“不见面审批”,有效防止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吃拿卡要”问题发生。

 

驰而不息正风纪 清风徐来促发展——北海市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北海市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作风之变,成为扇动经济发展的“蝴蝶翅膀”。短短4个月,投资30亿元的信义玻璃项目便完成了洽谈、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创造了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新的“北海速度”;不到1年时间,包括希尔顿、洲际华邑、温德姆、喜来登、皇冠假日等17家高星级酒店品牌纷至沓来,谋求发展;扎根北海12年的惠科电子不断壮大,今年继续加大投资,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基地……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3.1亿元,增长6.7%;财政收入133.1亿元,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以及加工贸易进出口三项指标居全广西第一。 (北海市纪委监委 何 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