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柳州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助力跑好脱贫攻坚“后半程”观察
“鹿寨县四排镇和木村村干部,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以租用相机为危改户照相的名义,向危改户收取费用,且所收费用超过相机租金。和木村党支部书记梁军负有领导责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收取的1100元上缴国库……”
今年初,这一“基层干部乱作为”的典型案例,通过广播“村村响”,传到了鹿寨县各村屯的家家户户。茶余饭后,人们谈论起从广播中听到的一则则“打虎拍蝇”案,拍手称快。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啃噬的是群众的利益,蚕食的是党的执政根基,决不能容忍!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工作方针,就是要坚持‘稳 ’这个基调、这个大局,既求数量也求质量;把准‘进’这个目标、这个方向,力求新突破新进展。”7月30日,在2018年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第二次例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钟山如是说。
柳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钟山(左)在融安县大坡乡星下村向贫困户韦星元了解相关扶贫补助落实情况
观察一: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关系
今年5月,三江侗族自治县原县长吴永春等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在当地干部中激起“千层浪”。
该3名党员领导干部,因在三江县古宜镇防保所业务楼、县民族高中整体搬迁、县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中,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导致中央投资项目资金3094万元被收回。这个后果,对于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三江县而言,无疑是严重的。
“这件事在三江干部队伍中引起了较大震动,很多干部警醒——工作不严不实,也会 ‘摊上事’。”7月30日,三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覃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江县进一步压实“两个责任”:县委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办法,大范围约谈提醒党员干部;县纪委针对扶贫领域作风不严不实问题,已立案19件,并要求扶贫领域主责单位自查自纠并向县纪委报备。
有责必问,问责必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更不能例外!
柳州市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集体、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责任清单61项、负面清单9项;全面推行“两个责任”痕迹化管理,全市91个单位、12个县区(开发区)的1189名处级领导干部按要求填写《两个责任履职手册》……知责、履责、担责的完整责任链条构建起来了,责任“发条”也不断上紧。
“必须真正腾出手来,管好自己的 ‘责任田 ’,不然下次 ‘挨板子 ’的可能就是自己了!”潜移默化中,广大领导干部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柳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钟山(右二)在融安县雅瑶乡福田村调研了解扶贫项目村屯道路建设情况
观察二:谱清风曲与真扶贫的联系
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东水村,是市纪委的对口帮扶点。
“扶贫必须实打实,我们市纪委的帮扶点,决不允许出现腐败和作风问题!”市纪委领导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这句话。
2015年10月到2018年4月,市纪委干部刘鹏志担任东水村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发现,东水村两委班子有个习惯——前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早上8点开会,然而大多数人却都是9点才到,且认为“很正常”。
这样的“歪风”必须刹住!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了市纪委干部帮助东水村转变新面貌的一个切入口。“你们在这待一阵就走了,何必那么认真?”刚开始,一些村干部抱着不信任的心态,工作并不怎么热情。市纪委干部并没理会这些,从会风抓起,耐心地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分析问题、“对症下药”,制定了开会、学习、财务、信息公开等一系列制度。随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村干部们也转变了心态,有了聚沙成塔的力量。
干部们通过入户走访调研、征求民意,为村里量身定制了发展规划。灵芝、黑香猪、高山蔬菜、禾花鲤鱼等产业红火了,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了;屯道、村道硬化,东水村至安太乡高扭屯、东水村至太阳山两条联网路建好了,村民的致富路也打通了……
精准识别时,东水村全村共480户2048人,贫困人口252户1024人,贫困发生率在50%左右。至2017年底,该村贫困人口16户48人,实现了脱贫摘帽。
柳州市纪委监委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与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他们将青春热血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用两袖清风激扬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而这股精气神,正是支撑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目标的底气。
柳州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现场
观察三:勤挥“苍蝇拍”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今年4月,市纪委出台了一则新办法——对实名举报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功人员最高可获奖励1000元。
伴随着新办法的出台,柳州市在5月底前实现了全市10个县区、84个乡镇、692个行政村网络举报平台、电话举报平台、接访举报平台、信箱举报平台四大平台“横到边、纵到底”的覆盖。
6月,首位来自柳江区的实名举报者获得奖励1000元;7月,融安县对该县首批18名实名举报者给予了共计4500元的奖励。
这一创新之举,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反腐工作的积极性,是柳州市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把握“稳”与“进”辩证关系的生动体现。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柳州市剑指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针对乡镇纪委办案能力有限、“熟人社会”等困境,市纪委对扶贫领域重要案件进行提级办理,县区纪委推行片区执纪审查联动机制和办案协作区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快查快处了一批有震慑力的典型案件。
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计生专干吴翠凤违规为亲属办理低保,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鱼峰区扶贫工作队队员王劲、祝学龙、陈雪林骗取专项扶贫资金,均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政务记过处分……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今年1月至9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扶贫领域问题信访举报件244件,排查问题线索2041件,初核1938件,立案509件,结案35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9人。(柳州市纪委监委 李广西 陆晓艺)
编辑:马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