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勤廉兼备 铸就党员优秀品质

来源:自治区民语委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1日 16:30 打印

  这段时间,自治区纪委机关、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举行勤廉榜样宣传活动,在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通过委网站、宣传版报等的认真学习,深受触动。

 

  之前,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更多的是从理论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争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现在自治区为我们树立了一批勤廉榜样,他们可以说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优秀品质的缩影,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既可敬,又可学。一位位勤廉榜样的背后,是一个个忠诚、干净、担当的故事,是一段段为民、务实、清廉的坚守的故事。虽然岗位不同、经历各异,所处的环境也不同,但他们都一样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恪守着心系群众的为民本色,浸润着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一些感悟:

 

  勤廉兼备,方可成为优秀共产党员

 

  孔子曰:“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这既是党章对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勤廉榜样们都有共同特点,一是为人处事清正廉洁,他们说话办事群众信得过,因而能带领群众;二是他们做事勤恳踏实,甘于奉献,能办成实事,因而能嬴得群众尊敬和拥护。廉与勤在他们身上是同时具备的品质。如果没有廉作为基础,所有的行为都出自一己之私,越勤则害处越大;反之,缺少了勤,那勇于担当的廉,就成了懒政无为了。所以要做一名勤廉榜样般的优秀共产党员就要以廉立身,以勤成事,两者兼备。

 

  内外兼修,方可成勤廉榜样

 

  勤廉榜样们是天生的吗?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从何而来?我想,离不开内在“三观”的形成固化和外部成长环境的长期熏陶。

 

  首先,我们都知道“三观”是人思想行动的总开关,有什么样的“三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共产党员应具备的“三观”是:世界观应该是辩证唯物的,讲究实事求是,走的是“群众路线”;人生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于奉献;价值观应是“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大公无私。勤廉榜样们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感人事迹中无不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三观”,而这“三观”不会一下子就出现在他们脑子里,这些观念应该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学习和自己的闻思修行形成,又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思考锤炼,才逐渐固化下来的。要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离不开我们对党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反复研习,离不开理论与实际工作的不断思考结合。

 

  其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人的思想行为是要受社会和时代的大环境影响的,要学习勤廉榜样也可以从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得到启发。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反映那个时代主旋律的一些英模,成为一个时代的榜样。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召下,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许多党员的价值观纷纷与这些伟大的目标互相调节适应。大家都在思考,置身于这样一个火热的时代,我能做些什么?我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贡献?我的工作于这个时代有何价值?基于这些思考,大家也在加深认识自己当前工作岗位的价值。

 

  我想,只有形成正确的“三观”,立足当下,不断加深对自己的平凡岗位在时代大背景中的价值认识,并顺应大环境不断调适个人价值观,内外兼修,勤廉兼备,才能像这些勤廉榜样们一样,找到平凡岗位上、平凡工作中不断努力工作和不断进步的新动力。结合我个人实际来说,做好手上的危旧房改造工作,能为大家“安居乐业”做些贡献,也是间接支持了民族语文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做了贡献,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源泉。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