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勤廉榜样”人物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来源:自治区扶贫办 作者:谭华康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16:44 打印

       今年6月以来,我怀着深深的钦敬之情,逐一细学我区每一位“勤廉榜样”的先进事迹。黄树新、刘柏、胡忠恒、蒙晓梅、黄永壮、石殿春、陆桂芳、刘北千等等,这些平凡而又响亮的名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到了我的心中。他们清廉守纪、勤政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

 

       学习“勤廉榜样”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做信念坚定的榜样。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蒙晓梅,“躬耕二十载,只为大山的孩子爱读书。”她坚守乡村小学20多年,将青春、汗水和爱心,奉献给了山里娃。钦州市钦南区环卫站设备管理员黄超仁,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在最苦最脏的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他们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对本职岗位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笃定坚持,用行动诠释了信念的力量,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当前,广大扶贫干部重担在身,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尤为重要。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处处体现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巨大力量,始终牢记脱贫攻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更加坚定到 2020年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信心,当一名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激情干事的扶贫干部。

 

       学习“勤廉榜样”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做为民服务的榜样。“勤廉榜样”人物都怀着服务人民的至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身先士卒,以无言的表率,为群众奋斗和谋利。“全国劳动模范”、蒙山县蒙山镇北楼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树新,为了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他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孜孜不倦地给村民传授养猪技术,最后让贫困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北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旅游区大队大队长石殿春说的一句话虽然朴实但让人回味无穷,他说:“每当市民在我身边摇下车窗、竖起大拇指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扶贫干部是专门开展扶贫开发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扶贫济困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更该保有慈爱为民之心。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树立以贫困群众为本的理念,从贫困群众的角度想事情做工作,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心上,把贫困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首要选择,诚心诚意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切实实地扛起扛好脱贫攻坚的重担,努力实现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

 

       学习“勤廉榜样” 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做勤政务实的榜样。自治区纪委办公厅副主任胡忠恒,17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坚守在纪检监察岗位上默默奉献。崇左市文物管理局局长陆桂芳为了申遗工作,6年多时间放弃了周末与假期,身先士卒,兢兢业业,为申遗工作尽心尽力。身为扶贫系统干部,面对当前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的艰巨任务,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沉下身子、力度空前,务必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坚决防止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和虚假脱贫、数字脱贫,以对群众、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当脱贫攻坚的先锋模范。

 

       学习“勤廉榜样” 积极作为的干事劲头,做敢于担当的榜样。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干部刘北千,他积极践行党员的担当,“能为群众的利益奔波忙碌是一种幸福。”他的青春奋斗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他工作过的地方都洒满了他的热情与汗水。他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实际工作中各种各样的矛盾也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扶贫干部躬身扶贫,尽职尽责,敢为人先,当好脱贫攻坚带头人和排头兵。在推动脱贫攻坚战中,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各种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工作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抵制,争做一名敢想、敢做、敢当的优秀扶贫干部。

 

       学习“勤廉榜样” 严于律己的纪律自觉,做清正廉洁的榜样。广西农垦国有西江农场水电厂供水班副班长吕辉,他严于律己,再小的采购也要清清白白,“不该拿的钱绝对不能拿,不能为了小利走到歪路上去。”百色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科科长罗玉英,工作36年,不管有权无权,始终不忘初心,自觉把“清廉”融入血脉,用铁一般的纪律守住了每一分国有资产。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更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工作规矩放在第一位,始终做到坚守政策底线不触碰、守住道德底线不逾越的原则,做到依规办事、清廉扶贫。日常工作中,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资源整合等方面,扶贫干部务必瞪起眼睛、打起精神、拉长耳朵,严防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或侵占掠夺,坚决杜绝“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熟人扶贫”的发生,当好精准扶贫的带头人和廉洁扶贫的好榜样。


 


 

编辑: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