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辣味约谈 为党员干部“提神醒脑”

来源:鹿寨县纪委 作者:莫莉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10日 16:28 打印

  日前,鹿寨县委书记刘胜友对该县卫计系统干部进行集体廉政约谈,严肃指出当前鹿寨县卫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严峻,告诫与会人员要擦亮眼睛、清醒头脑,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近年来,鹿寨县卫计系统违纪违法案件频发,从乡镇卫生院院长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滥发福利,到医院院长、卫计局局长收受贿赂,从一般的工作人员到单位局长一把手,可谓是“前腐后继”。涉案人员在当前反腐败严峻的形势下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性质非常恶劣,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腐败分子无论手法有多高明、隐藏有多久,总会有‘伸手必被捉’的那一天。在党纪国法上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否则必将自食其果、悔之晚矣。”县委书记在约谈会上的谆谆告诫,犹如当头棒喝,无疑给与会人员下了一剂猛药。

  在案发单位开展警示约谈,在鹿寨县已不是首次。近年来,鹿寨县先后查处了教育局原局长刘湘文,住建局原局长黄礼城等一把手腐败问题,为发挥案件的正本清源作用,该县以案警示、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的人,对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约谈,通过咬耳扯袖、敲警钟,及时做到早提醒。截至目前,综合运用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对全县35名党员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对违纪行为动辄则咎,充分体现了“四种形态”的“抓早抓小”以及对干部“严管厚爱”的教育管理。

  “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的“心”,用好手中的“权”,知规守纪,筑牢防线。”鹿寨县将廉政谈话纳入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的常态机制,细化谈话运用情形,坚持关键节点提醒谈话必谈、重要事项关爱谈话必谈、苗头性问题警示谈话必谈、履新干部任前谈话必谈、咬耳扯袖定期谈话必谈“五必谈”。同时,将“一把手”上党课,开展案例剖析,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等作为廉政教育必学内容落实,真正将警示教育关口前移,做到“教育在先、预防为主”,把腐败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把那些正迈向腐败门槛的人拉回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有效促进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

  “县委书记亲自约谈,气氛紧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打了‘预防针’。”参加约谈会的一名干部感触颇深。

  据统计,2017年以来,鹿寨县开展集体廉政谈话12次,涉及党员干部1300余人;举办各种警示教育专题课112班次,组织26  批的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接受警示教育党员干部1200余人。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有权不能任性”。为强化廉政约谈的作用效果,鹿寨县以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为重点,积极建立完善约谈制度,不断强化落实“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做到勤提醒、常监督、早警戒,不仅形成了县委书记约谈党政“一把手”,分管县领导约谈分管部门,部门“一把手”约谈副职,副职再层层约谈的网络式格局,更在制度上将约谈责任形成常态机制,出台了《鹿寨县领导干部约谈暂行办法》,严格规定了廉政约谈、工作约谈、警示约谈、诫勉约谈的重要内容。

  在推动约谈工作深入开展中,还强化纪律要求、加强监督检查,落实问责机制,及时发现约谈工作中不严不实的问题,督促纠正和整改。对敷衍塞责,搞形式、走过场的,予以批评教育,典型问题要通报曝光,严肃问责,督促“两个责任”的落实,不让约谈成“空谈”。

  “坚持问责不手软,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态度,敦促树立不约谈就要被约谈、不履责就会被问责的纪律观念,以问责倒逼约谈机制建设常态化。”鹿寨县纪委书记韦桂召说。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