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点亮人生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期间,从网络到坊间,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阅读”依然是人们谈论的热词,大家都感受知识的无形正能量,纷纷表示要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快乐、点亮人生。
生活离不开书籍,阅读是生活的必需。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海洋变得更加宽广,知识就像海洋里的浪花朵朵,呈现碎片化、快餐式,新闻随时随地,信息唾手可得,阅读信手沾来。面对如此方便快捷庞大的大数据信息,不管是传统纸媒阅读还是现代屏媒阅读,不管知识如何爆炸更新,学习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滞,阅读的意义永远不会褪色。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可见阅读有多么重要!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更能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面对纷纷扰扰的凡尘俗世,面对迅捷多变的现代生活,以书香涵养人生,以阅读滋养静气就是人们的精神首选。
阅读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今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一些领导干部时常感觉知识匮乏、本领恐慌、能力缺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先锋,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年他在陕西插队时,曾经走了30里路去借书看,有时吃饭也拿着书,还经常给干部推荐好书籍。阅读对任何人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阅读可以不断更新个人知识存量、提高个人能力,克服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滋养浩然之气,防止思想蜕变、正气消退。但现实是,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总是以工作忙、压力大、事务多、时间紧为借口,将书本束之高阁,把阅读置之脑后,把自己置于知识时代洪流之末。不管何种借口,根本上是思想作怪、习惯使然。只有思想认识深刻到位,把“要我读书”转变成“我要读书”,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态度和一种精神追求,每天坚持阅读三五页纸,每月坚持阅读一两本书,坚持下来,必能读有所积、学有所成,必能厚积薄发、收发自如,必能在阅读中寻找快乐、点亮人生。
党员干部要善于阅读。阅读可以开阔知识视野、熟知世间万物、品悟宇宙之妙,可以锤炼品格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涵养人文情怀。党员干部要喜欢阅读,要善于阅读,在工作之余安排一定时间阅读,长期坚持,必有收获。首先要读好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改变生活,知识使人进步。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人间的书籍精品无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的书籍都读完。读书要有选择地读,要多读经典美文、领导言论、马列著作、自然科学、中外名著等方面的好书籍,多读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工作推进、有利于能力提高的好书籍。其次要善于阅读。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的方式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泛读和精读等等。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可读信息无数,面对大量信息,不可能一一细读精读,要有选择地阅读。遇到大众化的信息,可以泛读,捕捉主要信息;遇到经典作品,则要细读精读,深刻领悟其内涵,汲取其精华,运用于实践。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书籍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你的生活必会充满阳光。赶快阅读吧,让我们在紧张工作之余,打开书籍,在书的世界里闻一缕清香,揽一抹阳光,拥一方天地,听风生水起,观潮涨潮落,悟人生真谛。
(作者为平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