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在多种平台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平乐县依托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熏陶、引领作用,注重把廉政文化、廉洁元素融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各个层面文化建设之中,突出地域特色,将廉政文化打造成为展现平乐魅力的亮丽名片。
抓典型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精心打造平乐镇马渭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4500平方米,由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教育展示厅、廉政课堂和廉政书屋组成。自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先后有5000多名党员干部到该基地接受现场教育,通过观摩一个个贪腐分子蜕变过程,特别是发生在本县内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珍惜当下、廉洁从政。在深挖负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正面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选树身边的“勤廉榜样”等典型,在全县营造学先进、比作为的干事氛围。
引网络舆论,用“互联网+”激发正能量。平乐县纪委从“互联网+”思维入手,探索“网络倡廉”新路子,构建 “互联网+”的党风廉政教育新模式。一是通过“平乐廉政网” 发布工作动态、各类党纪条例、法律法规和身边案例等,让群众眼中原本严肃神秘的纪检部门变得亲近起来。并在网站上开辟了信访投诉专用信箱,把网络平台打造成了第二信访接待室。此外,借助网络平台,廉政教育“微课堂”应运而生,例如在平乐镇,镇纪委建立起干部职工和村干部的微信群,经常上传有关党员干部“学党章、明规矩”的“微感悟”与群众分享。廉政教育“微课堂”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以往廉政教育培训成本高、人员集中难等诸多困难,干部群众随时随地得到廉政教育信息。
汲家风精华,用历史传承涵养廉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平乐拥有丰富的廉洁文化历史和人文资源,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充分挖掘极具平乐特色的“廉洁元素”,打造以“梅挚的五瘴说”为基础的廉洁文化精品和教育基地,通过雕塑造型、石刻碑文、书画艺术长廊等各类艺术表现手法,将廉政文化与历史文化融会贯通,讲好平乐正风反腐故事。同时,传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宣传勤廉为民典型,推进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增强党员干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优良党风带动社会风气。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