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国资委纪检组: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为广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近年来,区直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对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监督,严肃查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违纪问题,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助推广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2016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双增8%的目标任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到4503亿元、108亿元。
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驻国资委纪检组2016年7月进驻以来,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加大对区直企业执纪审查工作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大执纪力度。仅半年时间,本级立案15件,同比增长114%;处分18人,同比增长200%。区直企业共收到信访举报650件,立案215件,立案率33%,同比提升74.6%,处分251人,加大了办案力度,有效遏制了增量。在中秋、国庆期间点名曝光了区直企业7起违反中央八项精神典型案例。全年区直企业各级党组织内部通报27起,通过新闻媒体曝光14起,形成了有效震慑。
着力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企业完成“三转”。纪检组督促指导国企完善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配置。2016年,区直企业全部达到了3名专职人员的底配要求,部分企业已达到7-8人的顶配要求。港务集团总部设置专职纪检干部岗位8人,广投集团制定了深化“三转”实施方案,推进“主动监督+”落实模式、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表格12个,工作流程图11项,编制完成《广投纪检监察工作手册》。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推动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立案查处7件,处分7人,对春生书记批示的重点督办件,用1周时间完成了立案查处。对昌菱农场15名人员违规考察问题“一案双查”;扎实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重点检查了农投集团3624万元易地扶贫项目,对2条问题线索进行了查处,旅发集团对照精准扶贫工作中履职不力的1名党员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国宏公司对1名履职不力的进行了诫勉谈话。认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开展中,区直企业累计查办问题线索505件,立案审查85件,党政纪处分145人,组织处理141人次,收缴违规违法所得1510余万元,被评为“全区专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北投集团查处2起公车私用问题,问责追责11人,农信社查处2起违规大操大办问题,问责2人,金融集团严肃问责了集团信贷会审第三工作组有关人员在检查期间违规到旅游景点观光问题。
积极配合巡视工作,发挥巡察监督作用。督促驻在部门做好中巡组“回头看”的整改工作;协助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完成8家单位或企业的巡视工作,接收移交问题线索64件,组织查办重点问题线索,督促巡视整改工作;指导国企建立完善巡察工作机制,开展内部巡查工作。指导柳钢集团、交投集团、机场集团、柳工集团、汽车集团等10家企业先后对近百家下属企业开展了巡察工作。新发展集团集中力量对13家下属企业进行巡察,发现问题151个,约谈了126名集团中层领导干部,对56名下属企业领导班成员进行了诫勉谈话,立案3件,处分5人,组织处理4人。
创新执纪审查方式,实战联动联查联审。针对区直企业问题线索多、执纪审查难、纪检队伍力量单薄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下活国企纪检系统“一盘棋”,结合办案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起草了《自治区直属企业执纪审查联动联查联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把国企系统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把基层的潜力挖掘出来,攥紧拳头、形成合力。积极协助自治区纪委、党委巡视组完成了重要案件的调查和对8家单位的巡视工作,对自治区纪委重点督办件,迅速行动、严查快办,查处广西教育出版社公款购买礼品问题,处分1人,诫勉谈话1人。通过运用此类方式,督促指导区直企业查处问题23起,处理40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26人,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