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佬凉茶
在我的故乡,印象最深的当属“高佬凉茶”。
高佬姓甚名谁,记不清了。只不过他身材高大,小时候如果有人发现与培养,定会是中国篮球的一根好苗,遗憾的是他生长在贫困山村,无人知晓。
1岁时,他成了孤儿。
每逢他哭泣时,他的二叔婆就背他去邻居有哺乳的小孩家讨奶吃。就这样,他是喝“百家奶”、吃“百家饭”长大的。也许是村民们的厚爱和他贫困的家境使然,他便有了诚实坚强的性格。
小学毕业后,他便跟着二叔婆熬凉茶卖。那年,他才12岁。每天早上,他挑着两只装满凉茶的小桶走家串巷、上圩镇去叫卖,每杯一毛钱。
慢慢地,他长高了,竟长到了1米95,人们叫他“高佬”。 二叔婆更是对他怜爱有加,干脆把凉茶叫“高佬凉茶”。二叔婆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吆喝着“有凉茶——高佬凉茶——清热解毒去痧麻——”走村串户,身后就跟着高佬。慢慢地,二叔婆的凉茶成了“高佬凉茶。”
高佬凉茶清热解毒,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有个感冒发烧,一碗下肚竟也好了。慢慢地,高佬凉茶的吆喝声,竟成了乡间最动听的声音。
倘若遇到咳嗽感冒的小孩,他会无偿给凉茶喝。清楚地记得,我读小学时,因为偷吃家里的炒花生仁而咳嗽不止。上学途中,他看到我就停了下来,憨笑着让我喝下凉茶。一天二天,竟好了。他的凉茶很苦,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感到它的甘甜。
他熬凉茶的中草药良方,是二叔婆传的,是希望他有一技之长,挣钱养活自己。当他到了结婚的年龄,便成家了。
故乡地处三县交界,他后来买了辆自行车,驮两只铁皮桶,踏遍了邻近乡村和城镇卖凉茶。二叔婆患重病时,他上午卖凉茶,下午就匆匆忙忙赶回家,帮她端屎倒尿,俨然她的儿子。二叔婆过世后,高佬便一个人卖凉茶。
时光荏冉,日子到了今天。任岁月淘洗,“高佬凉茶”的品质始终如一。如今,他已改用摩托车驮两只不锈钢桶卖凉茶了。人们每逢听到:“有凉茶——高佬凉茶——清热解毒去痧麻——”的声音,仍会感到十分亲切。每日,两大桶凉茶也会早早卖光。
今年春节,我回故乡。由于过节,吃喝多了,咽痛头晕,听到高老凉茶的吆喝声,便跑了过去。高佬老了,背已经驼,他不认得我了。喝他一碗凉茶,他只收我一毛钱。看到我愕然的样子,他说:“二叔婆卖凉茶时,就是一毛钱。”
我惊呆了。
原来,从小到老,高佬的内心仍有如此一份永恒不变的珍藏。
霎时,我泪眼朦胧,在变与不变中,故乡的一切,竟是如此的美丽。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