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专项工作立案1400件 党纪政纪处分1052人
拍“苍蝇”正风气 治腐败保民生
——玉林市严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纪实
握着3000元血汗钱,容县黎村镇荣丰村村民吴植强激动不已。“没有县纪委对基层腐败的严厉打击,这钱就打‘水漂’了。”他说。
原来,两年前吴植强在向政府申请危房改造补助时,村干部多次表示“僧多粥少”不好办,暗示要“好处费”,他无奈送上3000元。如今,这钱竟失而复得。
自去年7月底开始,玉林市在全区率先启动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一场“拍苍蝇”风暴在玉林各地刮起。黎村镇荣丰村5名干部因收受22户危改户好处费7.3万元并私分的事件被查处,村民的钱也被追回。
不到一年时间,这场基层反腐风暴收获了丰硕成果。据统计,从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玉林市专项工作立案1400件,党纪政纪处分1052人,移送司法机关63人,挽回经济损失达5123万元。
A “大接访+细核查”紧盯民生项目
自去年7月底专项工作正式启动之后,玉林市开展立体式宣传。为了更好地收集排查问题线索,去年8月开始,玉林市县乡三级就全面启动每周3天的公开“大接访”活动,到9月份则转入每半月2天的常态化接访。
“大接访”活动开始之前,玉林市通过各种媒体和宣传方式进行了公告。活动开始后,通过分类受理、市县工作组直接参与下级接访活动的方式,在各城区的广场、圩镇、村屯等人群聚集处举行。据统计,全市先后设置公开大接访现场点908个,受理信访件5954件,其中民生资金类920件,“四风”问题类139件。
除了通过“大接访”收集民意线索,玉林市还抽调189名干部成立7个问题线索排查组和5个联合检查组,与各县乡和市直部门抽调906名干部组成的92个工作组联动,对民生资金档案资料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核查181个市(县)直单位档案资料,查纠问题343个。在对北流市农村危房项目核查中,发现843户违规享受国家危改补助,涉案15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各级民生部门主动履职,自查自纠,强化民生资金监管。其中市民政系统通过市县乡三级互动和跨部门联动,核验民生项目类219个,个人补助补贴类资金27万人,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6132人,追缴违规资金212万元。
B 铁腕查办184起案件
随着“大接访”和核查工作的进行,一个个问题浮出水面。对此,玉林市各级纪检部门的态度就是“严厉查处、绝不手软”。
玉林加大了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以文件通报、媒体通报、会议传达等方式,每月通报曝光案件两次以上。截至今年6月,市县两级在媒体通报曝光160批501起,形成了强大的舆论震慑力。
一些村委出现了集体腐败的现象。在公布的一起案件中,黎村镇同和村党支部书记周泰生等4人违规收受农村危房改造户的好处费,并在粮食订单中收取好处费后私分,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与基层勾结共同窃取非法利益。比如,玉东新区征地办副主任林玉忠伙同农户骗取国家征地拆迁款,向农户索要好处费及骗取国家资金1100多万元,被“双开”,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对在“大接访”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玉林市出台了专项工作线索处置流程,由市纪委信访室、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共同分析,分类提出交办、督办意见。据统计,目前共排查有价值的问题线索600件,其中重点督办184件。
C 完善制度亡羊补牢
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除了保护群众利益,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肃清风气,打造一支更清廉的干部队伍。
因此,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宽严相济”的处理意见,对组织未掌握主动说清问题的,依纪依规从宽处理,拯救这部分“迷途”干部。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5764人主动退缴违纪违规款1674.1万元,其中公职人员和党员2869人、退缴违纪违规款651.82万元。
为敦促违规违法干部和个人主动交代问题,在去年10月,玉林市纪检部门出台了关于专项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明确提出在规定日期前主动如实交代违纪违法事实、退缴违纪违法所得,纪检机关根据主动退款资金的性质、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决定处理方式。
制度建设是治理基层腐败的最终落脚点。根据查处的民生资金使用问题,玉林市建立完善了诸如农村惠民政策和补助补贴资金末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完善制度247个,其中,新建制度96个,健全制度151个。 (记者 唐群峰 通讯员 杨志光 胡雄波 )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