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四个常态化”巩固提升专项工作

来源:忻城县纪委 作者:蓝冬林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2日 15:48 打印
       6月份以来,忻城县以“巡查监督常态化、警示教育常态化、抓早抓小常态化、制度建设常态化”四个“常态化”不断巩固提升专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巡查监督常态化。充分发挥县纪检巡查大队作用,整合24名骨干纪检巡查大队队员,下派到全县12个乡(镇),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及2名纪检组长任副组长,联系乡镇的1名纪委常委指导,形成“2+2+1”工作模式。在6月冲刺阶段,持续加压加力,积极协调好公安、检察、法院、财政、审计、信访等部门,抽调部分精兵强将,整合纪检监察干部75人,组成6个工作组分片联系乡(镇),分别深入全县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巡查走访,入户核查,面对面查找问题线索,共排查出问题线索145条。
 
       警示教育常态化。坚持抓好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实行“查处一件曝光一件”的通报制度,既以文件形式全县通报,又在微信公众平台点名道姓曝光,共通报10批20起50人。6月份,该县组织住建、民政、扶贫等部门领导干部到该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1次,深入乡村开展专项工作案件通报12次,到县直有关单位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座谈会5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基层干部抵御和纠正不正之风的能力。
 
       抓早抓小常态化。按照“四种形态”的要求,明确执纪重点,规范执纪流程,转变执纪方式,提升执纪效果。在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管理、纪律审查和案件审理等环节,都要以“四种形态”为标准,进行分类处理。对苗头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做到纪律审查既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也要重视审查轻微违纪行为,逐步加大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比重。6月份,县纪委书记约谈重点领域党员领导干部20多人次,通过抓早抓小,确保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新常态。

       堵塞漏洞常态化。针对专项活动中排查到的线索,该县纪委重点对危房改造、农村低保资金、生态公益林资金、水利工程项目等民生工程中排查出来的问题给予分析、研判,查找发案的制度漏洞和发案规律,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和问题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37条。截至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并出台、完善相关制度共13项,及时堵塞制度漏洞,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专项工作成果。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