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专项工作持续发力 今年前5个月立案1243件
今年以来,桂林市专项工作持续发力,以问题为导向抓关键,努力寻找专项工作新的突破口,案件数量和质量集呈约式增长。1-5月,专项工作立案1243件,市纪委共对34名处级干部进行立案查处。
约谈督查 层层压实责任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吕洪安带头约谈8个县区党政主要领导,4位市纪委副书记分别“一对一”、“面对面”约谈了54家市直派驻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各县区各单位开展各类约谈会议2100多场。市纪委常委带队组成11个调研组,2次深入全市11县6城区调研督查,推动工作开展。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229个督查组开展专项工作督查334次,对83个专项工作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形成了县向市负责,乡向县负责,村向乡负责,一层督一层,一级督一级的工作格局。
深挖线索 严查民生领域问题
桂林市制定《桂林市民生资金和民生建设项目查访核验工作方案》,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查访核验,分类分批用专项工作的“筛子”逐一全方位、全链条“过滤”一遍。各级各部门结合精准扶贫等工作,派出专项工作组800多个,重点针对侵占民生资金的问题,深入 7532户农户家中进行实地核验。做到“两个走”:第一,跟着专项资金走。如对2013、2014年5549万涉农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验,开展实地核验8次,纠正问题4个。对冒充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专项审查,收回272人冒领的养老保险基金617.39万元。第二,跟着群众反映走。针对群众最关心的低保问题开展城乡低保专项巡查,清理违规低保15278户33393人,清理“人情保”、“骗保”1489户2774人。专项工作以来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753件(其中3-5月立案查处495件),收缴违纪金额4100多万元。
通告通报 形成有力震慑
今年3月21日,市纪委向全市发出《关于限期主动如实交代违纪问题人员予以从宽处理的通告》,并在桂林日报、桂林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并广泛宣传,督促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坦白。通告发出以来,全市1197名党员干部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主动退出违纪款3058万元。同时,市纪委在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开设“曝光台”,集中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群众最关注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农村危旧房改造、征地拆迁、扶贫攻坚等工作中的出现的违纪问题实行“一周一通报”制度,市本级通报36期172个典型案例;全市各级各部门点名道姓通报典型案例171批703起,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有力震慑。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