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专项工作升温加压 5月份立案89件

来源:武宣县纪委 作者:苏慧 梁红晓 苏少整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2日 11:23 打印

  开展专项工作以来,武宣县纪委坚持以排查起底为抓手,以纪律审查为突破,以通报曝光为震慑,用好用活“四种形态”,突出“五抓五促”,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截至5月31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248条,已初核214条,立案189件,其中自办案件170件,公检法移送案件19件。已结案108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7人,其他组织处理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2人。仅今年5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就立案89件。

 

  抓责任落实,促压力传导。召开专项工作动员会、升温加压会,对专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把专项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考评内容,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实现职责量化;建立县四家班子联系乡镇和县直单位制度,印发《县级党员干部到分管联系单位检查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定期督促检查工作,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工作报告2次,县委书记到县纪委检查工作3次,县纪委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组汇报3次;再次约谈新一届10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对专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

 

  抓舆论造势,促宣传全覆盖。利用信访举报直通车开展巡回宣传、公开大接访;给群众发放公开信;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廉洁守法齐步走”宣传活动;设立专项工作宣传栏,张贴宣传横幅;在全县各单位、商铺的LED显示屏、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专项工作内容、举报电话、邮箱;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和换届选举工作进屯入户面对面宣传;积极推行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及时兑奖。不断提升群众对开展专项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实现宣传的“全覆盖”。

 

  抓线索筛选,促深挖细查。充分发挥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和县、乡纪委委员的作用,从财政、审计、物价、教育等部门抽调12名财务人员,以及非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6名县纪委委员、44名乡镇纪委委员,对教育、卫生系统、扶贫等项目资金以及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的“三公经费”使用、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强化纪检监察、公检法、审计等部门协作配合,认真执行职能部门向纪委移送问题线索制度,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在办案中做到深挖细查,注意发现案中案,提高查处系列案的比重。开展专项工作以来,共排查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248条。

 

  抓纪律审查,促快查严处。县乡两级纪检监察部门上下联动,全面铺开,重点抓住一些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坏的案件线索,集中精力突破查处这些重点案件。实行县纪委班子成员“督案”、纪检监察室“包案”、执纪监督职能室全员办案制度,派驻纪检组、乡镇纪委、纪委委员全员上阵,协作办案;加强对县直单位派驻纪检组、乡镇纪委查办案件工作的指导;协调检察、审计等执法部门互相配合、高效联动等方式,加强办案队伍建设,增加办案力量,形成办案合力。开展专项工作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89件,其中本委局机关立案49件,10个乡镇共立案106件,县直单位派驻纪检组立案27件,企业纪委立案7人,严肃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苍蝇”,形成声势、打出声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抓警示教育,促源头治腐。采取文件、电视、墙报警示专栏曝光等多种形式,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实行“每周一曝”制度,坚持每周五晚上黄金时段在县电视台进行通报,目前已通报21批次、典型案件53件,达到了警示震慑的显著效果。2015年9月以来,共1618名违纪违规人员主动交代问题、上缴违纪违规款共计162.1083万元。利用典型案件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以案促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铲除腐败问题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