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六突出六强化”专项工作见成效
开展专项工作以来,防城港市及时研究部署,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以六突出、六强化为抓手,强力推进专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问题线索982件,查处专项工作类案件204件,同比增长284.9%,移送司法机关3人,问责848人,其中诫勉谈话139人,约谈581人,通报批评128人。
突出高位推动,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党委挂帅,市委常委会5次专题研究,市委书记专门到东兴市长山村调研、到上思县大接访,带头担纲负责;坚持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先后召开一次全市动员大会、一次再动员大会、三次工作推进大会,层层约谈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纪委负责人,上下拧紧发条,协力推进;坚持挂图作战,进一步明确职责,倒排时间,近身紧逼,采取8项工作措施向“明显成效”冲刺。
突出舆论宣传,强化鼓劲造势。在报纸、电视台和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设立“正风肃纪”曝光台,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1批164起197人。在所有城区、乡镇、村屯张贴宣传栏2600多幅,悬挂横幅标语5800多幅,发放宣传资料13000多份,发送手机短信20多万条,树立高杆大型宣传广告12个。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两委员一代表”巡查调研活动22次615人,做到舆论宣传声势大、全覆盖。
突出线索排查,强化案源收集。在“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等渠道基础上,成立若干个工作队,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通过线索大起底、入户大排查、台帐大抽查等联合行动,全方位、广角度排查问题线索。同时,利用民生资金管理软件和敦促违纪人员投案等活动筛查案源。专项工作以来,全市共排查问题线索982件。共有788人主动向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645人退出违纪款410万元,向群众清退涉农违纪款57万元。
突出重点带动,强化全面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面大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医院违规乱收费、党员干部恶意拖欠群众钱款、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危房改造、低保、五保、粮补、油补、林补、边境口岸执法人员收取“好处费”等10个“小专项”整治。通过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突破,以“小专项”推动“大专项”的方式,大力推动专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带动专项整治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在“小专项”行动中立案查处173件173人(其中:边境口岸执法部门人员收取好处费立案52人,扶贫领域立案121人),移送司法机关28人,诫勉谈话86人,约谈469人,正在初核问题线索247条。
突出执纪审查,强化立规挺纪。认真运用“四种形态”,完善和改进纪律审查方式,实行“重大案件直查”,对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媒体曝光的违纪案件由市纪委直接查办;实行“一案双查”,对案件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一案一曝”,案件一律在报纸、网站和内部文件“三位一体”同步通报,并选取10起典型案例制作画册、展板开展警示教育,丰富纪律审查内涵和外延,提升纪律审查效果。针对专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相关单位认真分析研究,建立完善制度53个,堵塞监管漏洞。其中: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建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发放的监管制度5个;针对医院违规收费问题,市卫计委研究建立完善相关制度9个;针对农民再就业培训资金屡被套取挪用问题,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各类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制度11个,等等。
突出督查督导,强化工作推动。成立6个督导工作组,加大对各级各单位专项工作开展的督查指导力度,实时跟踪督查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案件查办情况报告通报,每半月通报一次全市立案情况,激发各级各单位比学赶超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市、县两级派出办案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深入“零”案件乡镇,帮助和指导乡镇纪委分析研究案件线索,提出指导意见,提高办案效率和成效。至4月30日,全市所有乡镇均已消除“零”办案,共立案31件;市纪委派驻纪工委、纪检组立案12件。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