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落实“八个一”铁腕执纪成效凸显

来源:博白县纪委 作者:冯铭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6日 09:49 打印

       博白县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玉林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八个一”全力抓好专项工作,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清除群众身边的腐败,取得了较好成效。2015年8月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75件,其中民生资金领域案件89件,“四风”问题72件,涉及177人;敦促2152人主动交代问题,退款515.32万元,其中公职人员971人,退款246万元。中国纪检监察报、新华社广西分社、党风廉政教材、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等媒体专程到博白县采访专项工作,并做了深度的宣传报道。

 

       一是选准重点领域,深入摸排一批问题线索。将民政、教育、水库移民等部门主管的民生资金作为重点问题突破口开展排查。首先是组织人员运用科技手段,用全县享受库区移民补助和城乡低保人员的数据与县车管、社保、财政等部门的数据进行一一比对、识别,其中发现46户有机动车辆的家庭、57户财政供养人员、524户领取养老金人员仍享受低保;发现53名财政供养人员仍享受库区移民补助。已及时取消上述人员相关补助补贴,并作进一步核查处理。其次是在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教职工领取惠民补贴以及教职工子女、家属领取困难生补助、低保等惠民补贴的清查清退工作,全县教育系统共1700多人主动退出各类补贴补助款近400万元。

 

       二是注重纪律审查,从严从快查处一批案件。坚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从严纪律审查,狠纠“四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一批腐败问题。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坚持“一案双查”,先后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如:县环境监察大队干部王麒富等14人骗取微型企业补助案,旺茂镇三清小学教师朱汝献、庞兰等13人骗取农村低保金案,三滩镇财政所干部朱宇等人违规领取津补贴案,等等。

 

       三是紧盯督办细查,解决一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对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督办。专项工作以来,共协调解决群众反映诉求858件,督促部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共147件(其中解决:13个农村人饮工程项目推进问题、17个村屯行路难的问题、低保类问题22件、纠纷类问题81件、涉法涉诉类问题6件、四风类问题5件、其他3件),并清退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3946户9897人,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及时将1160户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了低保范围。

 

       四是报告个人事项,敦促一批主动交代问题。县纪委监察局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营造强大的敦促氛围。同时,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申报个人有关事项,倒逼干部职工主动自查自纠、主动交代问题。全县共有971名干部职工主动退缴各类款项246万元,共有1181名干部职工家属主动退缴各类款项269.32万元。

 

       五是强化责任追究,问责处理一批单位及责任人。结合实际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每月开展明察暗访1次以上,抓好约谈和函询工作,坚持做到月月有提醒、季季有约谈,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常态。专项工作以来,共对全县领导干部开展集体约谈3次共335人,对科级干部个别约谈5次共153人,对21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共发函询22件;开展明察暗访8次,发现问题25个,责令相关部门批评28人,严查2起公车私用案件;对媒体曝光我县部分单位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期间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及时开展调查,并对29名相关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六是强化警示震慑,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同时,提高典型案件通报曝光频率,坚持每月通报曝光案件2次以上。专项工作以来,县本级集中开展警示教育5次;印发通报15期,电视通报15期,会议通报6场,点名道姓曝光65人次。此外,精选46起典型案件汇编成《博白县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警示录》发放给全县干部职工,以身边案例警示身边干部。

 

       七是善于务实创新,打造一个工作亮点。2015年8月,县纪委联合县公检法等部门,在全区率先出台《关于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并通过全方位的宣传,营造强大舆论氛围。为了强化敦促效果,于2015年12月,再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 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申报个人有关事项,倒逼干部职工主动自查自纠、主动交代问题。此做法得到玉林市委、市纪委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广运用;同时就此经验做法,在2016年3月11日全区专项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专题介绍。

 

       八是监管关口前移,建立健全一批制度。共组织民政、教育等部门完善出台12个规范民生资金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民生资金监管平台的监管,切实打通权力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把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防范”,防止出现新的违纪违法行为,从而遏制了腐败增量。



 

编辑: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