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各县区结合实际推进专项工作

来源:南宁市纪委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9日 09:37 打印

突出导向性,集中排查问题线索

 

  去年9月以来,兴宁区纪委着力拓展信访举报渠道,在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商业密集区等公共场所张贴专项工作信访举报公告100多份,将专项工作信访受理内容、举报途径及时公开,广泛接受群众举报和反映问题。在民生资金使用、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采取“平台查、台账核、现场验、上门访”的查找方式主动排查问题,深入发掘问题线索。兴宁区纪委根据18个反映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了集中排查,转立案6件。

 

借力新平台,拓宽举报渠道

 

  青秀区借助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四风”问题举报投诉系统,全天候在线接收处理群众的信访举报,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形成强大震慑。率先探索实行纪委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全面推行统一派驻直接管理的“统派直管”监督模式,新设派驻区委办公室纪检组和派驻政府办公室纪检组两个派驻纪检组,分别对城区机关党委综合口19个和政府职能口30个单位部门进行归口派驻、归口监督。

 

突出宣传发动,扎实做好专项工作

 

  江南区通过召开动员会、出宣传板报、入户走访、公开接访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畅通了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渠道。围绕专项工作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成立5个督查组,先后开展专项巡查30多次,接待来访群众2000多人次。同时,对2013年以来的379件信访件进行全面清理排查,从中获取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2条,转立案8件。截至1月12日共立案12件(其中1月份立案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停职1人,免职1人,廉政约谈15人,诫勉谈话8人,对5个单位和4名科级干部给予全城区通报批评。

 

抓日常教育,常积跬步之效

 

  西乡塘区把专项工作划分为5方面问题3个阶段步骤来抓,量化工作方法,明确宣传要求;城区党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纪委每周召开常委会研究专项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加强日常业务指导,督促各单位对专项工作开展的成效进行宣传报道;坚持“一把手”带头上廉政教育课制度,工作开展以来,城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主动带头上廉政党课达200场次;精心制作7块专题宣传板报张贴在城区人流密集场所,并坚持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向城区382名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编辑发送严防“四风”短信,促进党员干部逐步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常态。

 

“公开监督”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良庆区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宣传栏设“四风”和腐败问题“曝光台”“整改公开栏”,目前已先后曝光存在问题11个,公开整改情况6个;在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开辟“民生资金阳光公开”专栏,对群众聚焦的农业、林业、水利、扶贫、民政等民生项目信息,实行政策、项目、资金、程序和结果“五公开”。到各镇(街道办)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大接访活动”,总参与群众5000多人,接待群众咨询500多人次,受理群众举报12件。

 

依托四种载体,助力专项工作

 

  马山县纪委通过宣传资料、廉政党课、廉洁短信、教育基地四种载体,全力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宣传资料造势。在显著位置设计8块10米长、2米宽的巨幅宣传牌,制作宣传板报156板、悬挂横幅150余条、印发宣传彩页和举报名片32000余份,提高群众对专项工作的知晓率。二是廉政党课增势。县纪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所联系县直单位、挂点乡镇上专题党课32次,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上党课87次。三是廉洁短信添势。及时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编发专项整治活动时间要求,重点整治内容以及进展情况、廉政警句等内容短信5000余条。四是教育基地借势。组织全县8000多名党员干部现场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警醒党员干部自觉树立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

 

严查重点案件,加大纪律审查力度

 

  自开展专项工作以来,横县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共67件。该县开展内设机构改革,调整充实纪律审查力量,纪检监察室增加至3个,执纪监督人员增加到18人。推行乡镇案件联合检查中心,将17个乡镇分3个片区组成3个案件联合检查组,将县直单位分成4个组并组成4个案件查办协作组,有效地解决县、乡(镇)办案力量不足等问题。全县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361件次,初步核实246件,立案92件,结案9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6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