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突出“五个强” 持续发力推进专项工作

来源:桂平市纪委 作者:莫怡泽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4日 10:16 打印

  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以来,桂平市高度重视,坚持突出“五个强”,精准发力,扎实有效推进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强责任,传压力。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和明确工作任务。在工作推进中,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对案件查处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约谈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并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对被约谈的主要负责人记录在案,追踪整改效果。通过层层加温,把责任压下去,把干劲提上来,把工作抓到位。


  强宣传,全覆盖。为了争取群众对专项工作的支持,印发了40多万份专项工作宣传资料,由乡镇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村入户联系群众,广泛宣传专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在全市所有村(街道、社区)及重要的村屯公布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及举报电话,在公路沿线、专线公交车、渡船码头等重要场所张贴宣传标语,利用电视台、电子大屏幕等宣传媒体滚动播出专项工作内容及举报电话,利用“桂平纪检”微信公众号、桂平市纪检监察网等发布专项工作信息。同时,市纪委还组织编创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诗歌、相声、小品等节目,在各乡镇开展文艺巡演。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专项工作的知晓率,调动了群众参与、配合做好专项工作的积极性。


  强联动,找线索。建立纪检、信访、检察、审计“四位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问题线索排查与研判。在城区文化广场和26个乡镇开展大接访活动,广泛收集群众对专项工作的意见及问题线索。抽调市直部门纪检组长和乡镇纪委书记组成工作组,深入村屯实地回访、接访群众,进一步深挖细查线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特邀监察员开展专项工作巡查调研,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对专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借助他们的影响力,组织社会各界对专项工作提供问题线索。通过多种措施,共排查出问题线索1000多条,其中梳理出有价值线索300多条,为专项工作精准发力打下坚实基础。


  强查处,严纪律。在案件查办中,充分发挥纪委的牵头作用。如:市纪委联合市检察院查处了下湾镇12个村村干部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收受好处费的腐败案件,对下湾镇出现大面积塌方式腐败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以及时任纪委书记进行责任追究。再如:会同市审计局,对财政、水利、交通、教育等民生资金使用拨付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其中,给予桂平市财政局局长行政记过处分、国库股股长行政警告处分,对水利局局长进行诫勉谈话,给予分管领导行政警告处分。开展专项工作以来,我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133件,占办案总数的93%。在加大案件查办的同时,加强对“四风”问题整治力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发通报160份,点名道姓批评276人(次),诫勉谈话56人,调整工作岗位15人,被免职6人。通过加大案件的查处及“四风”问题的整治,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警示教育了一大批党员干部。


  强制度,促长效。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注意在发现问题、查处纠正问题上下功夫,出成效。如对查处的案件实行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制度,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注重督促整改、治源堵漏,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到一案一建议,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体制和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制度。如对在查处村干部腐败问题中发现的民生资金管理漏洞,出台了《桂平市乡镇拨付民生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针对乡镇纪委存在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市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等。通过健全一批制度,巩固了专项工作成效。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