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约谈会后一周立案208件
自治区、市委相继召开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约谈会后,百色市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落实区、市两级约谈会精神,专项工作在一个星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周来,全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208件,比1月份的40件增加了168件,增幅达到420%,其中田东县乡两级纪委一天就立案53起;全市共消除了27个原办案为“零”的乡镇,消除率达53%,已有7个县(市、区)实现了所辖乡镇均有案件的目标;全市共有101人主动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交代问题,共退回违纪金额共计183.04万元。
密集约谈。各县(市、区)会后立即以集体约谈、分组约谈、个别约谈等多种形式密集开展各层次的约谈。把于春生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市约谈会的精神层层传达,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专项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抓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2个县(市、区)均召开了县级约谈会,由县委书记亲自约谈;对案件数为“零”的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了单独约谈。田林县、西林县连夜由县委书记组织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把工作约谈会精神传达到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严厉指出问题,敲响警钟,触及灵魂。田阳县约谈后立“军令状”强化落实。其他县(市、区)也都及时约谈,传达精神,明确重点,压实责任,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密集排查。按市委要求,各县(市、区)集中力量对信访线索进行了再次大排查大起底,且不少县(市、区)对案件工作建立“日统计,周通报”工作制度,实现了立案数的大突破。一是整合力量找线索。大多县(市、区)都注重整合公安、检察、信访、审计、财政等部门力量,建立与纪律审查相关的重要情况通报、协作事项办理、案件线索移送、信息资料沟通等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围绕专项工作“五类内容”分系统开展大排查、大检查,在抓系统上找突破。田东县对10个涉农部门进行大检查,着力发现问题线索。三是推行片区协作办案办法,针对乡镇办案力量薄弱问题,右江区、田阳、田林等县(区)由县纪委统筹全县纪检干部,进行统一培训后,组成几个小组,集中分片区严查“四风”和腐败问题。四是各县(市、区)纪委案管室从已办结的案件中再查找线索,选出一批线索进行督办,提高成案率。五是组建专案组开展专案专查。西林县由县委抽调人员组建4个专案组,将原来拟立案的案件全部核实,一周的立案数超过往年全县一年查办案件数量。
密集宣传。约谈会后,各县(市、区)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简报、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公开栏等媒介,滚动播放专项工作内容,加强对专项工作的宣传。乐业、西林等县更是集中全县县乡领导干部力量,从23日开始进村入户张贴、发放专项工作公告和通告,引导、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专项工作中来,实现全覆盖入户宣传。有的县因地制宜借助“双语”广播、壮乡山歌、传统“风流街”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有的县开通微信平台,在微信上宣传专项工作,开辟举报新渠道。
密集督导。约谈会一结束,市纪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各部门主动深入自己联系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当地纪委领导干部一起研判工作,一起核实问题线索,一起寻找问题突破口,指导县(市、区)如何更好地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来分类处理问题,对该立案的立案,该通报的通报,有力促进了全市专项工作的开展。
密集通报。继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除文件通报、会议通报等形式外,各县(市、区)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通报曝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各部门也加大内部通报的力度,发挥震慑提醒教育作用。23日以来,全市共通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25起。
编辑: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