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开展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玉林市:无缝隙 全覆盖 多维度 零容忍 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
11月16日,玉林市委、市政府在博白召开专项工作现场会,玉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秦邦元到会指导
玉林市于今年7月底率先在全区启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民生资金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围绕“四个突出”,致力抓早抓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1月23日,全市共开展大接访活动705场次,接待来访群众61830人次,受理信访件2991件,立行立改问题692件,梳理问题线索824件,立案18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7人,移送司法机关17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突出政治担当,落实责任无缝隙
将开展专项工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重要抓手,由市委、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纪委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市委常委会4次专题研究专项工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到镇村基层开展调研,部署工作,7名市委常委带队开展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和开展专项工作情况为重点的“两个责任”监督检查。23个涉及民生资金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履行主体责任,亲自排查问题、整改问题。通过责任传导,各级各部门责任担当意识有效增强,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担当履职,整体推进的格局。如市民政局党组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市县乡860名民政干部开展资料核验、进村核查,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对象6132人,追回违规资金30多万元。
突出舆论造势,宣传发动全覆盖
将宣传发动作为抓好专项工作的前提,创新手段,全面覆盖,营造氛围。一是新闻媒体立体发声,重点宣传专项工作目标任务、惠民政策和举报范围方式等,同时,在市县政务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开设专题专栏。二是社会宣传创新形式。通过大篷车宣传、发送手机短信、告农友一封信、家校“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宣传专项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同时,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和办证窗口、车站等场所公布举报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对开展专项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率。三是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市县工作组通过下访接访和进村入户方式,面对面作宣传发动,共解答群众咨询6031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86026份。
突出发现问题,线索排查多维度
将收集、排查线索作为专项工作重中之重,市本级抽调189名干部成立7个问题线索排查组和5个联合检查组,与各县(市、区)和相关市直部门抽调906名干部组成的92个工作组联动,以公开大接访、实地查访核验、核查台账等方式,拓宽发现问题渠道。市县专项工作组共梳理出有价值问题线索356件,其中民生资金领域226件、“四风”问题39件、其他问题线索91件。一是开展公开大接访,拓展问题收集广度。8月份市县乡三级全面启动了每周3天的公开大接访活动;从9月份开始转入每半个月集中2天的常态化接访。市线索排查组直接参与县乡接访活动。全市共设置公开大接访现场点637个,受理信访件2991件,其中民生资金类832件,“四风”问题类126件。二是开展实地查访核验,强化问题查找力度。按照民生工程项目优先核验、问题较多的个人补助补贴类资金优先核验“两个优先”的原则,对个人补助补贴类民生资金随机查访核验达50%以上,民生项目类查访核验达100%。市县工作组一竿子到底、直接进村入户查访核验。目前已核验建设项目1048个,占应核验项目总数的87.3%,发现问题50个。其中对北流市农村危房改造不符合政策而享受补助问题进行核查时,发现问题农户843户,涉及该市所有乡镇,该市住建系统18名干部被立案审查,其中处级干部1名,乡科级及以下干部17名,追缴违规多发放农村危改补助资金174万多元。三是开展档案资料核验,增强问题发现深度。市县工作组配备法律、审计等专业人员356人,对各部门2013年以来民生资金档案资料进行核查。已核查33个市级单位档案资料;核查民生资金监管服务平台981例重复异常、104例互斥异常资料,纠正问题136个。四是开展线索统一排查,规范问题管理精度。市专治办出台线索处置流程,对在接访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台账,统一研判,防止案源流失。由市纪委信访室、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共同分析,严格按照“五类方式”规范处置,分类提出交办、督办意见。目前全市共排查有价值的问题线索465件,重点督办49件。
突出标本兼治,解决问题零容忍
将解决问题作为开展专项工作的落脚点,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剖析一起,警示一片;举一反三、堵塞漏洞。一是强化纪律审查,直查快办案件。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81件,其中市本级13件、县级168件。对问题突出、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市县直接组织力量进行查办。如市纪委直接查办了玉东新区征地办副主任林玉忠伙同农户骗取国家征地拆迁款,向农户索要好处费及骗取国家资金共1127万元的严重违纪案件。二是及时回应关切,坚决纠正“四风”。盯住具体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行为,坚持抓早抓小、严格执纪,不打折扣、不留情面,动辄则咎。先后查处了市农科所违规发放补贴、市国土局名山国土所长冯庆玉自建房超建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容县食药局股长余峰宴请管理服务对象违规操办婚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25个,转办交办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317个,督促落实各项惠民政策185件次。三是点名道姓曝光,加强警示约谈。对案件查办情况实行“每周一分析”“每月一通报”。市县印发案件通报24期181起。对存在问题隐患的部门和单位,加大约谈教育力度,共组织开展警示教育6700人次,约谈560人,诫勉谈话12人。加强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典型案件频率,强化震慑,社会反响良好,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遵纪守法意识。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66人主动退出违纪违规款65万元,其中陆川县13名村干部主动上缴虚报冒领的民生资金20.5万元;容县12人退回多领冒领的低保、危改项目资金18万元。四是出台感召政策,敦促主动自首。研究出台宽严相济的处理意见,对组织未掌握主动说清问题的,依纪依规从宽处理。博白县发布敦促违纪违法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的通告后,29人主动退回违规领取的大病医疗救助款、低保金共23.8万元。五是坚持立行立改,堵塞制度漏洞。突出问题导向,边查边改,对查处的违纪问题,挖根源、找漏洞,做到举一反三,积极整改和建章立制,推动专项工作长效化。市县乡三级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32项,其中新建立11项。容县根据民生资金发放管理存在的漏洞,出台了《农村惠民政策和补助补贴资金末端公开实施暂行办法》。陆川县剖析村干部违纪问题后,制订下发了《陆川县关于“建立六项制度、落实十个严禁”进一步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博白县结合查处的案例,制定了《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定点经销商管理制度》。
梧州市:四级联动全覆盖 问题导向盯关键 从严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11月13日,梧州市在岑溪市举办市、县、乡三级大接访活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中贤现场接待来访群众
自全区开展专项工作以来,梧州市通过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四级书记齐抓共管,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合力推进专项工作的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使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检查的“存在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督检查的“获得感”。截至11月中旬,全市共排查“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816条,其中有价值线索802条,初核466件,共立案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16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7人,其中9月份以来,立案查处7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人。
抓责任落实,促压力传导
全区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梧州市紧接着召开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吹响开展专项工作攻坚战的号角。在示范带动上,梧州市委马上召开常委会议,传达于春生书记在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研究讨论专项工作方案。9月2日至3日,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深入到市人社局、苍梧县石桥镇永安村,检查民生项目、惠农资金发放情况。9月11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落实主体责任和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全市65个乡镇、街道办党委书记列席会议。9月24日,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两个由市委书记、市长主持的“四风”问题和民生资金问题专项工作约谈会,确保责任和压力纵横压实。10月23日,市委常委召开专题会议,将专项工作纳入市委常委班子、市委书记主体责任清单内容和纪委常委班子、市纪委书记监督责任清单内容。
紧锣密鼓的部署,以上率下的推进,促进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在责任传导上,市纪委监察局举全委局之力充分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推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各有关部门以啄木鸟精神集中精力和力量抓好专项工作。聚焦突出问题,找准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紧盯2013年以来35个民生项目、89.5亿元财政惠民资金的监管,把农业、水利等14个民生资金密集部门列为专项工作重点。召开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会议,建立信息共享、线索通报、协同办案等机制,明确法院、检察、公安、审计等7个成员单位带头开展专项工作的31项内容;各成员单位均制定本部门、本系统开展专项工作的方案,相关工作职责明确到镇级基层站所。7个县(市、区)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将工作要求延伸到镇、村,将责任传导到基层。
抓线索筛选,促深查细挖
一是畅通渠道“搜”。加大宣传力度,编印宣传手册15000本发放给全市58个乡镇、861个行政村、143个社区;在高铁站、高速路出口制作4幅专项工作大型广告牌。在梧州日报、梧州电视台、梧州纪检监察网发布公告,同步公布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方式,为群众举报搭建便利、快捷的监督平台。同时,明确2015年12月31日以前作为主动交代问题的时间节点。从11月份开始,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市、县、镇、村四级专项工作同步大接访活动,拓宽问题线索来源,让“四风”和腐败问题在“朝阳群众”眼前现形。市纪委常委分头到各自负责的辖区参加接访活动,目前,全市开展大接访62场次,共接访群众4948人,收集问题线索416条,发放宣传资料114707份。
二是主动出击“找”。实行包案负责制,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接待此类信访20起。将专项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实行精准监督,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生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坚决杜绝假扶贫、扶假贫。如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对蒙山县黄村镇六埠村主任彭忠区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村民彭某某变造农村低保领取证,骗取危改资金问题进行查处,今年11月彭忠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组织各乡镇包村干部、新农村指导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队队员开展夜访农户活动,夜访工作做到“六必访一重点访”,即上访户必访、特困户必访、老党员必访、老干部必访、人大代表必访、政协委员必访以及民生资金获得者重点访。加大“四风”问题明察暗访力度,市纪委共开展明察暗访56次,发现涉嫌违纪问题98个,立案22个,函询整改76个。
三是集中排查“挖”。全市开展线索集中排查,重点对2013年以来的各类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建立市、县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办理。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共排查提供问题线索282条,其中,筛选交办征地拆迁补偿款、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危改补助等问题线索160多件,全部纳入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处置及时、限时办结。如在排查中发现藤县有不符合条件的渔民领取渔业用油补贴问题线索,市纪委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查处,对县渔政渔港监管站原站长罗启洪等5人失职渎职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收缴不符合条件的220名渔民违规领取的补贴金151万多元。
抓督促检查,促基层发力
一是专项检查无盲区。14个重点部门各自成立检查组,就重点整治项目和内容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专项检查。每个县(市、区)重点抽查了不少于40%的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查了不少于40%的村(社区、点),每个村(社区、点)调查询问不少于二分之一的2013年以来获得惠农项目补助的群众。
二是重点督办不放松。市纪委成立三个督查组,实行分片区督办负责制,仅中秋、国庆期间开展4次明察暗访。市委督查室也对专项工作进行重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逐一督促整改、逐一检查销号。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对群众反映强烈的17个典型问题进行重点督办。如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岑溪市樟木社区原“两委”干部将出售集体回建地资金310.2万元公款私存问题,对4名社区干部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三是强化约谈促整改。针对有的部门存在反映问题多、查处案件少等问题,由市委书记召集7个县(市、区)、14个民生资金密集部门的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7个成员一把手进行集体约谈。对开展专项工作滞后的由市纪委主要领导进行“点穴式”约谈,目前已约谈相关责任人16名。
北海市:精心组织 快速反应 严查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
11月17日,北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缪佃江在合浦县廉州镇检查指导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
北海市部署开展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以来,采取“六项措施”,严查群众反映强烈的“五类问题”,截至10月份,共立案61件,占今年以来同类立案总数的50.41%;其中,涉及县处级领导干部3人(正处级1人,副处级2人)、乡科级干部1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7人。
突出“三个坚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高频节奏,倒逼任务落实。市纪委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检查工作进度、督办案件查处、听取工作汇报,专项工作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书记办公会、常委会或专题会议19次,研究部署、督促工作落实。
坚持扭住重点,关键环节一抓到底。市纪委领导对重大违纪问题亲自过问、靠前指挥。特别在黄深焕案件追逃工作中,多次与调查组研究敲定追逃方案,指定市公安局纪委书记专门负责,经过10多天的撒网摸排,最终将藏匿在柳州市融水县的黄深焕抓捕归案。
坚持领导包案,全程指导查处违纪问题。对重要问题线索及上级督办的案件,市纪委领导亲自参与查办案件,全程跟踪、负责到底。重点查处了中央纪委八室交办的合浦县白沙镇独山村委前后两任村支书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等问题,
强化“六项措施”,做严做实专项工作
立体宣传,全面覆盖。采取召开县区乡镇推进会、给群众发放联系卡、组织村干部签订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建立乡镇和村委示范点12个,在全市342个行政村、4207个自然村设立举报公示牌;在报纸、电视和网站等新闻媒体刊登举报方式、举报电话,要求“每日一见报”,确保举报监督“全覆盖”。
深度报道,舆论造势。及时召开媒体协调会,指定新闻记者专人负责跟踪报道,按照“专人负责、专题报道、专栏宣传”的要求,加大专项工作宣传力度,在各级媒体登刊新闻专稿73件,评论文章5篇,利用网络“曝光台”通报违纪问题27起。
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先后2次集中举办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题培训班,邀请检察、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专家授课,组织全市152名纪检监察一线干部参加培训,提升“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两个方面的能力。
精准排查,用好线索。对近年来的举报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涉及“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530件,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登记造册,实行项目化管理。利用7天时间组织各业务室对现存问题线索开展精准排查,专题研究审查方案,为深挖细查、快查严处夯实基础。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把专项工作纳入市反腐败协调小组的重要工作议程,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确定成员单位纪检组长为联络员。市、县(区)两级纪委协调成员单位联合查办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7件,市纪委与市检察院合办6件,查处5名违纪党员干部。
优化力量,突出审查。抽调市直单位5名纪检组长和8名监察室主任充实到市纪委四个纪检监察室,成立民生资金问题审查组、民生基础设施问题审查组、窗口服务行业问题审查组、“四风”问题审查组等4个专项审查组,每个审查组具体负责一个片区、盯住一项重点。目前,各审查组通过巡查暗访、重点抽查,发现问题线索15件,立案查处7件,移送司法机关4人。
狠抓“五类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结合北海实际,紧紧围绕5类问题,精准发力,严肃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查处党员干部违反工作纪律、不作为、乱作为等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27件,占44.26%;二是查处贪污、骗取危房改造补助金、低保金、五保金、新农合资金、水库移民资金等民生资金问题17件,占27.87%;三是查处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违规操办喜庆事宜、公车私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8件,占13.11%;四是查处发生在水利、铁路、电力项目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受贿问题4件,占6.56%;五是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利用办证之便收受服务对象有关费用问题4件,占6.56%。
突破一批重点案件,形成有力震慑
抓住一些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坏的问题,集中精力突破一批重点案件,分4批通报典型问题21起,打出声势,形成震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查“小官巨贪”。市纪委重点督办合浦县白沙镇东海村委党总支部书记黄深焕侵吞征地拆迁款408万元的违纪违法问题,给予黄深焕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查“村官村霸”。市纪委重点查处合浦县白沙镇独山村委前后两任支书与民争利、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利60多万元,以及包养情妇等严重问题,给予2人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查“驾考潜规则”。重点查处市运管处前后3任培训科科长及1名工作人员利用负责交通营运资格证考试工作之便,帮助970多名学员考试“过关”,收受学员、中间人、驾校给予的“过关费”、“好处费”、“感谢费”20多万元的严重违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四查“关系保”、“人情保”。合浦县纪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关系保”、“人情保”、“优亲厚友”等问题,集中力量查处14名基层干部骗取低保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五保金等民生资金的系列违纪问题,涉及5个乡镇、11个村委,其中村委支书、主任13人。五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重点查处市政府接待办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周某利用职务之便,用公款宴请与工作无关的朋友,并冒名接待上级检查组报销,以及市航务处原主任冯某违规长期占用企业车辆、公车私用等问题。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