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会否“刮跑”俄世界杯
风暴再袭,大厦将倾。随着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8日发出一纸禁令,主席布拉特、副主席普拉蒂尼和前秘书长瓦尔克将在90天内无缘涉足一切与足球相关活动;这一期限尚可额外增加45天,意味着三名高官有可能直到国际足联改选前6天仍被“禁足”。
这无疑是自今年5月底以来愈演愈烈的国际足联反腐风暴被推至高潮的一个重大节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布拉特大势已去?
禁令一出,布拉特的律师理查德·卡伦立即发声,指责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的决定未遵循程序、无确凿依据。
所谓程序上的不公,说白了就是布拉特在收到禁令前没能得到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卡伦表示布拉特对此感到“非常失望”;而所谓证据的缺失,无外乎还是那句“瑞士检方还尚未认定布拉特有罪”。
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和20天前已经被解职的原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也发出了类似的律师声明。
不过,无论三人如何自辩,不争的事实是布拉特继续行使国际足联主席职责的权力被直接剥离,原本可望维持到明年2月26号选举日的表面的和平已然打破。
从5月份美国方面联合瑞士政府针对国际足联掀起反腐风暴以来,在国际足联持续统治达17年的布拉特被一步步赶下权力的宝座。
与司法行动和政治舆论相比,背后“金主”们的倒戈相向更令布拉特步履维艰,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VISA和百威在内的国际足联顶级赞助商10月2日趁机发难,逐一发表声明要求布拉特“下课”。
事态发展到此刻,瑞士人已是四面楚歌,夺走他手中大印的一纸决定便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管于哪一天落下都算情理之中了。也许早在今夏布拉特对主席之位宣布得而复辞之时,他已经预见到这一天的到来。
谁来填补权力真空
按照国际足联相关规定,主席布拉特被停职后,副主席哈亚图将作为第一顺位候选人牵头“看管内阁”,不过这位出任非洲足联主席已达27年之久的69岁老人8日下午当即表示,他不会参与主席职位的特别选举以试图“转正”。
和布拉特等三名国际足联高官一起被“禁足”的韩国人郑梦准也基本无望参与新一轮的“夺嫡”大戏,这位曾在自己担任本国足协主席的任内成功将世界杯带去韩国的亿万富翁因在2018和2022年世界杯的申办过程中涉嫌违规,8日被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处以了6年禁止参与一切足球相关活动、罚款10万瑞郎的惩罚。
相比之下,法国人普拉蒂尼虽然遭禁,却仍是呼声最高的国际足联主席候选人。就在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对他下达禁令的几分钟前,这位拥有布拉特最佳盟友与最大对手两副面孔的欧足联主席宣布已正式提交参选申请,并完成五家足协支持他参选的相应程序。根据“禁令”中所明确的细节,普拉蒂尼可在两天内提请申诉,而即使申诉未果、停职90天的处罚被延至最大化的135天,他也将在2016年2月20日重获“政治权益”,理论上讲“一切还来得及”。
本月26日是确认参选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的最后期限,目前为止,除普拉蒂尼外正式决定参选且未被剥夺资格的候选人,就只有5月在与布拉特的竞争中败北的约旦王子阿里,以及利比亚足协主席穆萨·比利提,而后者能不能凑够五份背书还是个疑问;至于巴西足球名宿济科、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场纳吉德、南非政客赛克斯维尔以及前亚足联主席萨尔曼等只传过参选风声的角色,可想而知,多半只有“领盒饭”的可能。
世界杯举办权可会易主?
和之前的每一次国际足联动荡一样,俄罗斯方面对布拉特、普拉蒂尼和瓦尔克被“禁足”作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都不能影响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俄罗斯举办这一既定事实”。
从2018和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分别授予俄罗斯和卡塔尔的那一刻起,关于申办过程是否存在贿选的争论就从没停止过;操心自己能否获得第五个国际足联主席任期之前,布拉特已经为之头痛了两年之久。
美国主导这次司法行动的动机当然有针对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办权的一方面,不过在图谋这块从赛事、赞助到电视转播权都蕴含巨大利润的商业蛋糕之余,曾被称作足球荒漠的美国还觊觎着扩大其对世界足坛整体版图的控制权。
英格兰则明显还对当年与俄罗斯竞争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时只得到两票的奇耻大辱怀恨在心,因此对美国联合瑞士的司法行动表现得最支持,每次发声回应也最是积极。
尽管体育史上因丑闻而由外力作用取消东道主举办权的先例根本为零,俄罗斯和卡塔尔对各自世界杯也已是该建设的建设、该投入的投入,但针对国际足联贪腐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布拉特的倒台并不意味着权与利的争夺戛然而止,反而有可能掀起新一轮的血雨腥风。
“倒布”行动成功了,谁知出完一口恶气的某些势力会不会真要把调羹伸向俄罗斯和卡塔尔的盘中呢。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