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查出民生资金领域腐败23件25人
今年以来,博白县纪委以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农腐败问题为重点,依托本县的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平台,探索建立了“借助科技主动出击,整合力量全员参与”的查办案件新机制,上半年共立案查处村官涉农腐败问题23件25人。
完善监管平台,让“涉农腐败”难逃“千里眼”。今年以来,博白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的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平台,巩固“十大功能”,完善监管制度,充分利用监管平台自动甄别资金发放互斥或重复功能,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等待举报线索”为“主动发现线索”,进一步拓宽案源,严查各种损害民生利益的案件。如:根据监管平台预警,查处了宁潭镇新榕村委干部陶某用陶三妹这个假名字虚报冒领了12081元孤儿救济金用于其个人日常生活开支的案件,陶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让“涉农腐败”在阳光下原形毕露。近年来,该县反映村干部的信访举报占总量的八成以上,且数量逐年上升。为此,该县在广西博白纪检监察网、博白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广西博白县民生资金电子监管公开平台、博白县阳光农廉网四大网络平台设置“在线投诉举报”、“意见建议”、“我要举报”、“投诉举报”专栏,让民生资金挂在网上、晒在阳光下,接受实时查询举报。同时,结合传统的来信、来电、来访,构建多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平台,为群众信访搭建民意快车道。县纪委对各类举报进行全面梳理,对涉及强农惠农、农村低保等重点领域的“苍蝇式”腐败案件,严惩不贷。今年1至6月,共受理关于民生资金的信访件17件,其中信访转立案3件,提供信访线索12条。如:博白县纪委接到群众的举报反映“凤山镇竹围村村干部在征收社会抚养费过程中,存在截留社会抚养费的行为”,于是迅速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发现,村委会主任余某个人截留了3200元,村委会副主任刘某个人截留了3050元,村委会委员罗某个人截留了3500元,3人共截留社会抚养费9750元,分别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对“涉农腐败”形成强大威慑力。博白县纪委在充分发挥反腐败案件协调小组作用并实行委局全员办案的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县纪委派驻机构和镇纪委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将县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和镇纪委分别划分为7个派驻联合组和7个联合检查组,每个联合检查组由县纪委监察局1名领导任组长,每组都有4—7的成员单位和1个固定的集中办公地点,各组成员每月到集中办公地点一起沟通、一起研究案情、一起调查取证、一起开展民生资金“交叉实地查访核验”工作、一起突破案件7—10个工作日以上。今年上半年,各派驻联合组和联合检查组通过“交叉实地查访核验”方式共发现村官腐败问题并立案查处10件1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人。如:博白县镇纪委第五联合检查组在开展联合办案工作中发现,那林镇六岗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容某、计生专干包某在协助政府申报办理改厕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过程中,索取受益群众钱财合计108000元。那林镇纪委给予包某、容某两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