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小说:你敢说吗?
那年暑假,小李回家,途经村口拐弯处,被一栋精致的小洋房吸引了眼球。这栋小洋房虽比不上繁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但与旁边土屋瓦房相比,它显得耀眼夺目。
小李心里不禁感叹道:“阔别一年,咱们响水村的老百姓们也借着发展的春风奔小康了。”
吃饭时,小李说道:“现在我们村生活变好了,都开始建小洋房了。”
母亲一边向他碗里夹菜,一边回答:“生活是开始逐渐好转,可是我们村是贫困村,村民都是靠自家耕种为生,离小洋房的境界还远着呢。”
“可我回来走到村口拐弯处还看见小洋房了呢!”小李连忙说。
“那是何村长的房子!”母亲音调突然一转,说:“那都是他贪回来的!”
父亲轻轻地碰了一下母亲的手肘,示意其不要乱说话。
母亲没有理会,继续说道:“说就说,怕什么,我们说的是实话,而且还有人证呢!”
父亲无奈道:“唉,你母亲说得没错,那晚你八姨婆还过来哭鼻子呢。”
“八姨婆?住在村尾小泥屋的八姨婆吗?”小李问。
“是的,八姨婆嫁来我们村没多久,老公就去世了,无儿无女,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未改嫁,一直住在那破烂的小泥房,雨下得稍微大点,小泥房都禁不住折磨呢。”父亲说。
“那个何村长装好心,答应帮八姨婆申请危改户和五保户,骗她填报资料,之后就不了了之。若不是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泥房实在呆不住,八姨婆来投奔我们借宿,泪流满面地控诉何村长,我们还不知道呢!”母亲停下手中的筷子,眼里怜悯与愤怒。
“村干部是份苦差,没点‘油水’谁愿意做呢?村里的人都传,说每年雨季都会出现危房,上级会下发补贴,平时也会给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等发补贴,这些钱到了何村长那都会被克扣一部分。何村长拿点小钱大家都懂,只是不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父亲淡淡地说,似乎把何村长这种行为当作习以为常。
“可不是吗?连这种救济的钱也拿,太缺德了。”母亲生气地说。
“现在中央到地方不是严惩腐败吗?而且还广泛宣传让群众参与监督呢!村里的人为什么不告发他呢?”小李义愤填膺地说。
“你敢说吗?就算你去告状,如果告不赢,可能还会被刁难,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花点精力在田里,多收点粮食呢。”父亲无奈地说。
与父母亲对话后,小李一直郁郁不闷,一夜未宿。
一个礼拜后,小李回学校了,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闲聊家常之余,她还兴奋地提到何村长的事情,说:“不知道哪个正义之士写了举报信,他的劣迹终于被曝光了,最后,被镇纪委抓走了,村里人无不拍手称好。另外,八姨婆的危改资金和五保户资金也正式批下来了。”母亲感叹了一句:“抓腐败真是惠民生啊!”
那晚,小李打开自己电子邮箱,看着已发送邮件中的“举报信”,陷入了沉思:权力监督不是喊口号,群众要切实参与,敢于向腐败亮剑。小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