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管好“任性”的嘴巴
近日,一段名为《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引发网友热转,视频中一位自称“任长春”的领导语出惊人,“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他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记者上午从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宣传部门获悉,该视频拍摄情况属实,目前古交市相关部门已在调查。(据5月11日《法制晚报》报道)
不要以为只有“小红包”才可以撂倒领导干部。一段话,一段视频等,看似微不足道,也足以在这个新媒体发达的社会里,引爆舆论对部分领导干部的“穷追猛打”,直至这些领导干部为自己的“任性”嘴巴付出惨重的代价。偷拍无处不在,领导干部如何管好“任性”话语?
管不好“任性”的嘴巴,就会让“雷人雷语”乘机而入,做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比如我们曾听到的官场雷语代表作:为党说话还是为群众说话、“威胁我就是威胁党”、嘴里咬铅笔“也可能超铅”等,就是一些“经典”之作。也不知道当初这些官员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否“任性”地以为,自己的那一只“手”可以掩盖住“幼稚”声音的“病毒性”传播?
仅从“情绪”或者是“玩笑”的层面出发,我们或者对部分官员的任性“雷语”一笑置之。然而,身披公职人员身份的领导干部,却不可能等同于普通人的语言素质与思想素质——人们对肩负公众服务性质的领导干部自然而然地“高看一眼”、“严人一等”、“深究一层”,在公众心中,领导干部就必须达到能够为民服务、为民说话、为民负责的基本要求。如果领导干部达不到这样的层面,还将“情绪化”带到工作中去,自降在群众中的形象,舆论与群众肯定不会答应,肯定会穷追不舍地质问缘何这样的领导干部能手握“权柄”,如何信任这些与群众对立的领导干部做好本职工作?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管好“嘴巴”,这不是小事,而是大事,是新媒体时代对领导干部应对舆论的考验。在新媒体时代下,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不断提升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将责任放在心中,让服务扛在肩上,始终保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自觉;要有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清醒,自觉做到时时处处树立良好形象与维护公权威信;要有遵法崇法守法以及大度容人、尊重他人的做事做人风格,法律面前没有特权,任何人都一律地平等,并且要善于、乐于在工作、生活中、内心上体现对他人的大度、尊重,体现平等对话的愉悦。有这些思想上、认识上、作风上、精神上以及行动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约束,则领导干部就将能够从容适应新媒体考验公职人员的新常态。
领导干部应管好“任性”的嘴巴。提高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信任度,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迎接各个层面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考验,来不得“任性”。管好“嘴巴”,做好工作,一心为公,服务群众,这应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从政常识。
编辑: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