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重拳整治“节日病”  

来源:兴宁区纪委 作者:兴宁区纪委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09:52 打印

  为了强化节日作风建设,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今年以来,兴宁区纪委监察局结合实际,强化监督执纪力度,督促领导干部勤廉从政,重拳整治了“节日奢腐”行为和“节后松散”现象。

  警示在先,严明纪律“高压线”。一是抓节前教育筑廉线。城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节前抓好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纪委有关典型案例通报和廉洁过节要求的传达学习,并充分利用宣传栏等载体及时宣传作风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重申中央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廉政自律制度,强调有关纪律,做到清风常吹、警钟长鸣,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廉政意识。二是抓责任落实促勤廉。在重要节假日之前,城区党委通过下发通知和召开节前廉政约谈会等多种形式,重申基层各党(工)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促使“一把手”时刻绷紧廉政弦,切实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节前廉政教育和日常监管工作,做到落实责任不懈怠、执行纪律不走样,防止了节日期间防线懈怠。三是抓对标承诺强约束。为强化纪律约束,城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履行作风建设“一岗双责”和率先垂范等方面,干部职工围绕遵守工作纪律、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树好社会形象等层层作出承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实处着力,织密监督“防范网”。一是盯紧“公字头”消费。城区纪委联合区委、政府督查室严查“公车私用”,对辖区内公园、旅游点、高档饭店、墓葬区等场所的停车场进行了明查暗访,对各单位在节日公车“封存”期间动用20余辆公车使用情况进行追踪核实;会同城区财政、审计部门严查“公款消费”,节后抽调专业人员采取随机查账形式,对18个单位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清查公款吃喝和各类“公字头”消费行为。二是亮剑“节后综合症”。城区纪委节后都安排督查组对机关和基层干部职工进行考勤督查,共对21个考勤管理不严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24名上班迟到、不在工作状态的工作人员进行公开曝光;同时,及时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跟踪督办,采取多项“收心”措施,有效整治节后纪律松弛、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等问题。三是群策群力掀起“隐身衣”。城区纪委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网站及电子邮箱,接受社会监督,群策群力,加强对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和高档饭店接受宴请和通过各类隐蔽渠道收送礼品、礼金、礼券(卡)行为的监督。

  严字压轴,“零容忍”执纪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收敛不收手等“节日腐败”行为和节后“松散病”,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一起,并建立健全倒查机制,严肃追究该单位、该部门领导干部的责任。2015年以来,城区纪委严肃查处公车私用、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着工作制服打牌等突出作风问题,给予2人党纪处分,责令5人公开道歉,解聘4人,并将结果在全城区进行通报。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