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嵩状元纪念馆留下的清风
不求奢享求免赋 淡泊功名鹏山情
——梁嵩状元纪念馆留下的清风
山路往前,蜿蜒曲折。时有青郁的山岭闪现于窗外,有时,又听见寂静的林间传来鸟鸣。约一个多小时,我们从平南县城来到了山水环抱、峰峦起伏的大鹏镇龙街村。在那里,沿着洁净的石阶往上,到了梁嵩状元纪念馆。
馆内,有南汉状元梁嵩的成名代表作《荔枝诗》,有伴随他一生行程的一匹白马,有他乞归养母的《倚门望子赋》,有许多壁画、碑林石刻,还有文人墨客到此题咏的作品等。
步出馆外,桂花树叶随风沙沙作响。有个老人介绍说,这里的位置叫做“桂花屯”,取“攀蟾宫折玉桂”之义,而“龙街村”有“登龙门游金街”之意。状元祠对面的小山墩叫“士阁墩”,是状元梁嵩命名的,“士”者,读书君子也,“阁”者,楼也,那里曾建有一幢状元读书楼。在老人的介绍中,我读到了当地人们对状元梁嵩的无限怀念之情......
此处,正是“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清风缕缕,树影摇曳中,我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南汉朝代......
有北方商人到了。这天,刘龑洋洋自得把北方商人领到自己库房中,观赏堆积如山的奇珍异宝。金光闪亮和璀璨中,商人惊讶地感叹道,“我这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呀?”。这一阵惊叹,引得皇帝刘龑哈哈大笑。
这时,侍卫前来,向刘龑禀告:“梁嵩求见。”
正在兴头上的刘龑招手说,“让他进来吧,也好让他见识一下我朝的宝物,哈哈哈……”
状元梁嵩见到刘龑帝后,下跪道:“皇上,因家中母亲年事已高,恳求恩准回乡尽孝。”
听罢来意后,刘龑脸有不悦,不过,很快就一闪而过。他说,“朕还记得殿试时,你作的那首《荔枝诗》,‘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如今,金门是有栽培地了,你却要舍弃功名回乡?”
梁嵩说:“待臣尽守孝道后,必为国效力。”
见挽留不住,刘龑摆了一下手,说:“也罢,你看我宫中库房宝物无数,既然,你回乡主意已定,我也不好勉强。此番回去,随便挑些宝物吧!”
“请皇上恩准免除龚州人丁税赋一年!”,梁嵩说道,“珠宝无数不如百姓感念皇恩浩荡啊!”
眼前奇珍异宝毫无吸引力,想的却是黎民百姓事,刘龑的心中似有触动。些许,刘龑大手一挥,“准!”
状元梁嵩的身影在皇帝刘龑的视线里渐行渐远了。
刘龑帝与北方商人重新回到鉴赏宝物中去。边笑边聊,商人突然说,“我认为,刚才的那个状元,比你的这些宝物还要珍贵!”
皇帝刘龑一怔,随即笑道,“那是,那是!这确实是难得的国家栋梁!”
回乡侍奉母亲,一路风雨兼程,状元梁嵩骑着一匹白马赶回龚州。踏上龚州的土地,想到很快就能回到家里,见到母亲和父老乡亲,梁嵩心中满溢喜悦。
野渡无舟,白马过河,却完全没有想到,一场突发的山洪奔袭而来,梁嵩连人带马落入洪水中……
龚州(今广西平南县)人民永远记得这一位不求奢享求免赋的南汉状元,记得那一匹白马从这里将梁嵩带去赶科考,然后又将状元从朝廷送归故里,最后,一起湮没在尘间,魂归故里。龚州人民记着状元梁嵩和他的白马,在落水的地方以及出生地都为他们修建了庙馆,世代祭祀。
我来到梁嵩的故居,到了梁嵩状元纪念馆,在这一片当地人称为状元坊的地方,凭栏听涛。想起了,曾有多少个日日夜夜,梁嵩在这阆石山,伴着青灯黄卷,是这样的刻苦求学,修炼自我,他的寒窗愿是与天下读书人一样的,那就是通过发愤读书考取功名以报效国家。而当他鳌头独占,功名成就时,他才发现,乱世之中,庸君之下,岂有雄才施展服务百姓为民造福之力?于是,他不得不选择离开官场,回到他的家乡……
不求奢享求免赋,淡泊功名鹏山情。功名是必须争取的,然而,功名之取不是为了个人的奢侈享乐,而是为了天下人之福祉,这无疑是读书致仕者的最高境界。而这一点,状元梁嵩做到了。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历史上曾留下过多少状元,而这些状元有几个能为天下人真正地做点实事,两袖清风不谋私,一心为公彰正气,让天下人记得下他们的为民作为?我相信,能为天下人记住的状元不多,能让人们筑庙馆祭祀的就更少了。
在梁嵩状元纪念馆外,和风习习,阵阵清风吹过心头。这里的龙街村屯,近年来,修了新的村路,路边装好了路灯,也有一幢幢漂亮的新楼,楼与楼之间偶有欢声笑语传来,人们在此幸福地安居乐业,远处,那是一片片绿色的田地、山岭,郁郁苍苍。在这一天,我还在鹏山深处,看到了在建的柳梧高速公路。路还在建设中,那巨大的水泥墩柱立在大鹏镇的崇山峻岭间,如同一双双巨手托向天空,托出一个地方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状元梁嵩倘若是活在今天的话,那么,他施展才华的天地该是多么广阔。带着他走出鹏山的不再是那匹白马,而是这一条高速发展的时代之路,是当今良好的政治生态与渴求贤人志士的环境,是当今的海晏河清与向荣盛世……
清风,清风。这是状元梁嵩的一生情怀,这是龚州人民的福祉,这也是天下人尊崇的无形财富。
编辑: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