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纪委:落实监督问责 做老百姓暖心的“保护伞”

来源:南宁市纪委 作者:邕宁纪委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3日 09:32 打印

  “我们村现在用水都正常了,今年春节不用挑水了。感谢纪委的同志啊,帮我们解决了多年的用水难题!"    日前,邕宁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董建华对邕宁区新江镇水库移民村人饮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访,该村群众围着董建华讲述多年后恢复自来水通水的喜悦……

  问题:监管不力,多年问题无法解决,群众饮水成难题

  邕宁区新江镇那了村属水库移民村,2009年,邕宁区水库移民局分别实施该村“为民办实事”人饮工程项目和集中供水项目。

  由于施工监管不到位,导致该村屯水管支管裸露,施工简单粗陋,管道破损、水表锈蚀严重。集中供水项目完工后只试供水约4个月后,就未能正常供水。城区水库移民局虽多次组织整改均未能解决供水问题,该项目荒置5年,无人问津。

  多年来该人饮工程只见龙头却不见冒水,700户2850名群众只能靠挑水过日子,群众也将该饮水难问题向上级部门连续反映,却始终不能协调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整改:督查督办,整改落实及时到位,群众喝上满意水

  在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董建华带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目的在邕宁区范围内开展的民生工程大督查,督查中发现,新江镇那了村存在多年未解决的人饮工程问题,群众饮水成难题。

  董建华立即在该村村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对责任单位下达“军令状”,会上她强调:“民生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责任单位限期内无法对群众做出满意整改,那就是责任单位的大问题。”

  会后,邕宁区纪委监察局立即成立督查工作小组,董建华亲自挂帅督办,督查人员一周对该项目进行两次督查。

  经数月的督查、整改,长达五年之久的半拉子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经供水加压改良,损坏管道、龙头、水表重新更换,多次测试后,新江镇那了村的群众终于告别了五年用水荒。

  整顿:问责问效,严厉查处责任人,着力转变干部作风

  针对新江镇那了人饮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工作失职、不作为,组织不力、协调缺位,作风漂浮、执行不力的问题。城区纪委开出了整治“四风”的药方:原城区水库移民局局长被免职处理,副局长(项目责任人)被撤职处理。

  2014年,邕宁区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为民生保驾护航,全年在“清洁乡村”、人饮工程、五保村项目、“八项规定”、“走读”和工作纪律等方面,18个单位被通报批评,150多人被问责,5人被免职,1人被撤职,2人被辞退,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