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礼“小问题”折射为官底线“大道理”

来源:龙胜县纪委 作者:王永飞 伍利丹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0日 11:01 打印

  时至年关,人情来往开始活跃起来。人们坚持“礼多人不怪”这一信条,送礼逐渐频繁起来,然而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以送礼来达到某种企图。同样,少数党员干部不注意细节问题,认为拒绝了别人的一番“好意”,可能“不好意思”,面子上过不去,结果“能收尽收”。这不仅反映出这些人的“贪心”,更折射他们党性意识的淡薄。

  放眼那些深陷囹圄、身败名裂的腐败分子,他们都是从“收礼”开始蜕变腐化的,没有充分认识到“礼物”背后的危害,认为收一点没关系,结果一次变成两次,两次变成经常,“小礼”变成“大礼”,逐渐丢掉原则,丧失人格,一步步陷入贪婪的漩涡、最终换来可悲的下场。为此,为官要对“收礼”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敢于拒“礼”,绝不收礼。收礼看似小事,实则是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守牢底线的大事,一旦“沾染”,“湿鞋”将会不远。

  行文到此,让我想起了古代周新“悬鹅示众”的故事。明朝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从此,再没人送礼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收礼不收礼,其实是一个自我约束的问题。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强化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之身,抵得住“礼物”的诱惑,抗得起“礼物”的腐蚀,做到会拒礼、不收礼,永葆党员干部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政治本色。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