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以大接访活动推进“三转”出新效
2014年,大化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察局加快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推动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信访举报229件次,同比增长172.94%;初核227件,初核率99.1%。共立案50件,同比增长78.6%,结案49件,同比增长96%,自办案件18件,同比增长38.5%,给予党政纪处分50人(其中科级干部7人),挽回经济损失180多万元。年内,县纪委监察局荣获河池市纪检监察信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被确定为自治区纪委信访举报工作联系点。
“三转”后,信访量和立案数的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大接访活动的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和信访规范化建设的不断加强。该县的做法是:
一是创新接访方式,改善信访环境。在巡回接访活动中,我们刻意避开接访地党委政府,利用圩日单独上街摆摊接访,并在接访地租用旅店房间作封闭接待室,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干扰,消除来访人顾虑心理,为群众敢举报创造良好条件。实践证明这个做法获取的案件线索真实性强,成案率高。
二是试行邀请信访署实名举报人参与协查制。在大接访活动中,对凡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及被举报人个人隐私,且举报人署实名举报、并自愿协助调查的,县纪委根据调查需要邀请举报人协助调查,使案件办理从封闭走向透明,此举不仅提高了执纪机关公信力,同时也使复杂疑难信访在“阳光操作”中得到有情化解,破解了因当事人不信任而导致的重访、越访、缠访等难题。
三是加强信访规范化建设。积极改善基层纪委办公办案条件。全县16个乡镇均配齐政府监察助理岗位人员,所有乡镇纪委均设有单独的办公室,并配备举报电话、传真机、电脑、打印机、铁皮档案柜、相机、录音笔等办公办案设备。
四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实行“书记抓全局、班子成员管片、室主任挂点”机制,加强对乡镇纪委、县直单位纪检组信访举报工作的联系和领导,同时从信访件受理、登记、审批、办理、反馈、回访等各个环节加强指导,不断规范信访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信访工作进行签字背书,完善信访首问责任制、初信初访一次办结制等,规范操作程序,并纳入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年度考核,将压力传导到位到人,增强各级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意识。
五是畅通信访渠道。借助县政府网站、县纪检监察网、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网上举报信箱等平台,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信访举报,拓宽了渠道,实现了举报无障碍。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