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赌风”须靠“硬作风”
12月9日,中纪委官网发布头条新闻《中央纪委通报六起党员干部参赌涉赌问题》。这是中纪委首次“批量”点名通报参赌涉赌党员干部。(据12月11日《法制周报》报道)
“赌风”害人不浅,应深刻地引以为戒。中纪委首次“批量”点名通报参赌涉赌党员干部包括的身份有:党工委书记、正处级检察员、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以及局长、厂长等。由此可见,稍有不慎、略有思想上的松懈,就有可能让“赌风”入侵一个党员干部健康的肌体,让其患上“病症”。
领导干部患上“赌风”的“病症”,其实就是作风上患了“重病”。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对《法制周报》记者说,一些党员干部以赌博的形式,进行利益输送。一些人通过赌博,向党员干部变相送钱,变相行贿受贿,实现利益输送的目的。一些党员干部通过参赌涉赌,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作风上的不扎实、不过硬导致了赌风的乘虚而入,并最终导致这些党员干部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丧失了应有的党性。
中纪委首次“批量”点名通报参赌涉赌党员干部,是为“赌风”之害以及干部作风敲响的警钟。“赌风”是一颗毒瘤,剔除毒瘤才能够保持肌体的健康。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赌风”对于领导干部的侵蚀作用,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赌风”对于领导干部家庭的巨大伤害,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赌风”对于整个社会的不良影响。“赌风”绝不可长,绝不应侵入到领导干部的身上。中纪委通报指出,赌博是社会一大公害,并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予以通报曝光,形成使之“不敢”的氛围,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好转。也唯有如此重拳治“赌”,才可形成清风正气,才可保持社会的良好风气,才可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也才可促进当前社会文明和谐与稳定。
刹住“赌风”须靠“硬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不是什么小事,而是支撑领导干部的“钢架”。作风维系的是党风政风,彰显的是党员干部的精气神,体现的是党员干部伟岸风格。决不可让一阵“赌风”刮倒党员干部,笔者期待,从锤炼作风以及管好作风开始,过硬的思想作风让广大领导干部自觉地拒绝“赌风”等歪风邪气,强有力地抵御不良行为的侵蚀,更加牢固地筑起反腐倡廉防线,保持党员干部应有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