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克成:烈火炼丹心 寿乡写赤城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作者:罗继克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1日 16:02 打印

  有人说,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信访干部更是“第一受气官”。但是,在多年的纪检工作中,他按照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热心、一颗爱心、一颗公心,带着感情切实做好信访群众的思想工作,把信访工作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干得有声有色,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他就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县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闭克成。
 

  “六心”接访,把“访民”当亲人
 

  对于闭克成,巴马县巴马镇那坝村那彩屯的莫羡强心中格外感激。1992年岩滩电站下闸蓄水,次年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223线,导致部分淹没区原来没有登记的农作物被水淹。莫羡强便重新向巴马县移民局申请补偿,但该局一直没有及时给予解决。为此,莫羡强多次到市、县有关部门上访,二十年来均没能得到解决。2013年,闭克成接到信访后,把它当做信访难点来处理。经核实,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2013年4月,闭克成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当事人补偿5000元。
  “感谢县纪委及有关部门,给予解决我的上访事项补偿问题。这件事在我心中埋下20年,在县纪委的帮助下,终于了结我的心愿……”收到补偿款后,莫羡强在“调查处理结果反馈表”上写道。
  不是惊天动地的信访线索,也没有惊心动魄的上访冲突,只有带着怒气和怨气而来、平心静气离去的群众。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大多并不是纪委信访的业务范畴,但闭克成从未推脱,总是一次次认真耐心地分析原因,根据政策详细解答,尽量当场给予上访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信访工作中,他总结出了一套“六心”接访的工作心得:“热心”接访,暖人心化情绪;“耐心”处访,解矛盾构和谐;“真心”下访,听民情纳民意;“诚心”助访,解民忧系群众;“贴心”回访,严执法促规范;“爱心”探访,送温暖惠民生。
 

  “公心”查案,对事不对人
 

  查办案件,免不了要得罪人。多年的纪检监察工作,让闭克成无形中“得罪”了许多人,有同事、有朋友,有亲戚。特别是在巴马这样的小县城工作生活了几十年,长年累月的交往,整个县城已经像“红薯藤”一样,结成了一张复杂的人际交际网络。对此,闭克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查你的不是纪委,也不是我,而是你自己。你内心没有鬼,谁也敲不开你的门。”自从国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工程以来,巴马县部分中小学校利用补助资金私设“小金库”,用于变相给教师职工发福利。近几年来,闭克成和同事一起,查处了一个又一个“小金库”,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惠民资金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然而,在关闭了这些“小金库”的同时,很多从事教师工作的亲戚和朋友也把他列入了“黑名单”,认为是他利用职权从中作梗,给他贴上了“六亲不认”等标签。对于这些,闭克成总能够泰然处之,在他看来,纪委办案和教师教书一样,都是社会赋予的职责,每个人都应该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既然做了纪检工作,就不要总怕得罪人和被误解,做老好人不仅害人还害己。”
  闭克成虽然脾气温和,待人和善,但他也有自己的执拗,那就是眼睛里容不下半点“贪腐的沙子”。虽然接访时待群众一团和气,但在办案时却异常执著,刚正不阿。2013年,在查处巴马县所略中学私设“小金库”案件时,该学校有老师对他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里乡亲,何况很多学校都这样做,也不止我们一个,你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再说,我们乡下的老师这么辛苦,发一点补助也是应该的。”闭克成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埋头走访调查,翻阅证据。由于该学校的账户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小金库”资金通过一本《现金日记账》进行收支,各种账单混乱无序。面对困难,闭克成和同事们没有退缩,他调回该校几个大箱子的收支账单、报账凭据等原始材料,通宵达旦,加班加点,逐项核对,最终查出该校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利用“小金库”发放给教职工补助共计84万多元。

  爱心连线,拿真心换民心

  2013年,闭克成按照县委和单位的安排,挂任巴马县那桃乡那桃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伊始,正值全区大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了动员那桃村群众做好清洁乡村工作,改变多年来卫生陋习,闭克成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深入群众家中动员,挨家挨户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在短短3个月里,他走访农户400多户,召开村级动员会5次,群众会议12次。同时,落实了1.55万元工作经费,帮助那桃村新建垃圾池9个、宣传栏1个,共落实保洁员13人。经过他的反复走访,群众的思想意识有了明显转变,积极走出家门,自觉地实行“门前三包”,清理庭院的卫生。经过一年的努力,那桃村各个屯都已经落实了保洁员,“清洁乡村”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村屯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信访部门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窗口,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做不好信访工作,就没办法向群众交代。”2003年3月调到纪委监察局后,闭克成一直负责信访工作,先后担任信访室干事、副主任、主任,一做就是11年。在担任信访室主任期间,虽然信访室人手少,但他从不让工作在自己手里延误,不让信件在自己手中积压。2014年第一季度,该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8件次,受理的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
  对于案件工作,闭克成一向都做到一丝不苟,既不放过贪腐分子,也不冤枉一名干部。“在村里头工作这么多年,我自认为对得起群众。工作再苦再累我都不在乎,我就怕群众说我不干净,背后戳我脊梁骨,谢谢闭主任帮我洗清了这不白之冤。”一位村干部在村里面由衷地对群众说。具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闭克成深知村干部的威信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受理村干部的案件时,他总是格外小心谨慎,如果调查后发现情况失实,他都尽量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澄清,证实他们的清白,保持他们的威信。(作者单位:巴马县纪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