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查处贺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毛绍烈腐败案纪实(十二)

来源:《党风廉政教材》 作者:金石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1日 15:24 打印

利剑出鞘惩巨贪
——查处贺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毛绍烈腐败案纪实(十二)

   

  十二、灵魂较量

  
  夕阳下,山洼里,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举着一把柴刀,正劈着松树枝……“毛仔,县里有人来找你啦。”这个“毛仔”,就是刚初中毕业的毛绍烈,县里来的人是富川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迟凡(化名,现已退休)。
  那是1976 年的8 月中旬的一天。当时,富川县革委会办公室要招通讯员、打字员。有人向迟凡推荐了“毛仔”,他父亲是麦岭镇长广村生产队的队长。那天,迟凡亲自找到“毛仔”的家里。听说“毛仔”在后山砍柴,迟凡让人带着找到了后山。“毛仔”留给迟凡的印象是:人虽瘦小,但健康、朴实,脑子蛮精灵。
  命运的机缘有时就像天上的流星,不期而至。不久,“毛仔”告别了长广村,到县革委会办公室报到,当通讯员兼打字员。从此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迟凡说,毛绍烈到县革委会办公室后,很勤奋,扫地搞清洁,送开水,什么苦活累活都干,从不叫苦叫累,也不讲价钱。肯学习,很快学会打字。经常加夜班打印文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干。由于他表现好,1980 年,刚年满19 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转为国家干部。
  转为国家干部,使毛绍烈在仕途上迈过了一道非常重要的门槛。从此,毛绍烈靠着勤奋和能吃苦,受到命运的青睐,在仕途上一路升迁。先是到了富川县的古城公社当宣传员,再到福利公社党委当副书记,后来调到原梧州地委当领导的秘书,再当梧州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这段经历,成了后来毛绍烈仕途快速晋升的助推器。1996 年他当上贺县县委原副书记,2001 年任钟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过了一年又任钟山县委书记。4年后,即2006 年11 月,毛绍烈走到了他人生光辉的顶点:任贺州市副市长。这一年,毛绍烈刚45 岁。
  毛绍烈回忆说:“1976 年至1984 年,是我思想最淳朴、工作最努力、最不怕辛苦、最不图回报的时期。不满1 6 岁的我,每天挑6~7 担每担重达120 斤的开水,到县委机关大院各办公室、会议室灌装,还要负责将全机关所有部门的信件、文件递送到县直各单位,负责机关所有文件的打印,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1979 年,我1 8 岁那年的一个晚上,由于连续加班劳累过度,在回房间的途中昏迷过去,后因下雨被淋醒才爬回了房间。在8 年的工作中,我从通讯员兼打字员转为国家干部,都是靠打拼而得来的。”
  发奋读书学习,也是毛绍烈“打拼”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绍烈在回忆中说起自己的读书学习,颇有几分得意。“1985年,我参加全区成人高考,并考入了梧州地委党校脱产两年制大专班。由于是首届大专班,学校抓得很严。为了不旷课,在我妻子临产时,我都没有请假。1987年,我成人大专毕业后,又继续本科、研究生学习。”这些所谓的“成人大专”、“本科”、“研究生”,不免带着太多的水分,但在那种唯“文凭”论英雄的年代,确实给毛绍烈履历表中的“文化程度”贴上了层层金粉。
  毛绍烈可以说是那种起于农家子弟、草根阶层,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人。他从1976 年的通讯员兼打字员,到2006 年11 月当了贺州市副市长,奋斗了30 年,年纪轻轻就当上副厅级干部,与他本人的努力分不开。
  其间也有一些值得毛绍烈感动和自豪的廉政故事。
  1991 年,毛绍烈调到梧州地区行署办公室,被行署领导选为相对应的文秘人员。当时的行署领导(后为地委书记)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处处遵纪守法、严格要求。在地委、行署领导身体工作多年,经他的手帮退回的“红包”及礼金就有好几回。这些事深深地印在了毛绍烈的脑海中。(作者随记: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过去地委领导的那个好榜样,曾使毛绍烈感动了一阵子。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现实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又是那么近在眼前,那个好榜样离他越来越远,对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弱化。)
  在地委领导身边工作那一段时间,毛绍烈仍然很勤奋很清贫,也很知足。他经常跟地委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梧州地区地域广,路难行,每出差一趟,都要7 天至1 0 天才能回来。有些年出差总天数达到200 天以上,他并不觉得苦。毛绍烈一家人,那些年租住在梧州市一间仅有2 0 平方米的旧房中,生活非常简朴,但他感到很满足。
  毛绍烈案发后,迟凡痛心地说,这个年轻人以前工作学习表现不错,升得快,想不到他变得也这么快,变成了贪官、败类。“毛绍烈变成了毛造孽”!
  为什么毛绍烈变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办案人员在思考,能让毛绍烈变得这么快,这么彻底,肯定不是一种很小的力量。这股不小的力量冲决了毛绍烈曾经的“立志”和曾有的信念。
  2012 年五一节后的一天晚上,办案人员在办案点与毛绍烈谈话,人生,人性,人格……
  其中,办案人员问毛绍烈,你现在最想念的人是谁?你最想说的是哪句话?最想做的是哪件事?
  毛绍烈低着头,想了想,说,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组织挽救了他;最想念的人是老婆、孩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全面交代他违纪违法的事,接受组织处理。
  说完,毛绍烈号啕大哭……(作者随记:毛绍烈的灵魂现在已没有了可以栖息的家园,没有了可以停靠的港湾,它缥缈地滑入悔恨的深海之中,在空荡荡的深海,他的灵魂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依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只有浩渺、波翻浪涌的大海,他注定要沉没下去。)
  这是痛心疾首,还是悔恨交加、无地自容?看着痛哭中的毛绍烈,办案人员感到,毛绍烈经济上、作风上的违纪违法,已经证据确凿,但还要在思想上灵魂上深挖根源。这不仅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为了不让更多的党员干部重蹈覆辙。毛绍烈安静下来后,表示要好好写份深刻的思想检查,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深挖思想根源。
  三天后,毛绍烈交出一份15000 多字的《我的忏悔》。毛绍烈的《我的忏悔》,调查组成员反复读过,他们觉得,其中的四段,值得人们深思。
  一段是:
    “在我工作表现被肯定的同时,思想上的变化并不被人们所发觉。随着角色的变化,我从机关工作岗位到地方党政领导,虽说是副职,但对于一个有9 0 多万人口的县级贺州市来说,也算是位高权重了。刚开始的第一、第二年春节、中秋节,便有分管系统的下属单位或较熟悉的乡镇领导来送“红包”, 也有个别较熟悉的个体老板来拜年、拜节。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也曾犹豫过,想用当年地委主要领导对此类问题的办法去处理。当年,地委领导对送“红色”、礼金这类问题是非常严肃的。有一次,领导让我专程去藤县将一名想进入县委领导班子的人送给他的一万元退还。现在一下子有那么多个部门、乡镇送了“红色”,怎么处理,我感觉有些茫然。特别是一名姓陈的老板,他为了感谢我在他的项目建设中给予的支持帮助,1996 年中秋节送了1 万元给我。……到了1997 年春节,陈某某又给我送了1 万元。……1998 年中秋节,另一个老板黄某某为了感谢我在他工程建设中的帮助,送了两万元给我。……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陈某某、黄某某趁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分别给我送钱,都说感谢我对他们项目推进中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加快进度,节省了成本开支。陈某某、黄某某先后各送给我十多万元。面对如此巨大的一笔钱,我当时确实感到害怕,害怕触犯法律。但转念一想,在我的帮助下,项目得以推进,老板是来感谢我的,不是我伸手向他要的。……我收了只要老板不去告发,也不至于有事,尤其是想到自己家庭有个残疾儿子一直寄养在远离县城的农村外婆家,一直没有在我身边,每次去探望都很困难。于是我想在乡镇所在地购地建房,方便探望,但这是需要一笔钱的,所以对陈某某、黄某某这两个老板送的钱我就收下不退还了。但心里还是忐忑的,想到这样做也是很冒险的,可是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安慰着自己,为自己找理由。”(作者随记:正所谓“由廉入贪易,失足悔恨迟”。毛绍烈最终必须要为自己的“疯狂”行为埋单,多少忏悔都“无力回天”。他的行为,不仅“淋漓尽致”、“有声有色”地解读了其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贪婪本性,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贪婪成性的贪官形象,而且也让我们真实地看清了贪官为什么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疯狂敛财的根本目的。)
  另一段是:
    “现在想来,在这一时期,之所以敢于冒着巨大的违纪违法风险,迈出违纪违法的第一步,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主观上,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在从来没有人送过一次1 万元那么大一笔钱,见到时从不知所措到坦然接受,使自己产生了贪念,从1 万元到2 万元到更多的受贿,一步一步地不断膨胀。同时也抱着侥幸的心理,迈上了令我追悔莫及的犯罪歧途。”(作者随记:欲望会随着钱财积聚的程度而膨胀,正同那些资本大亨的贪欲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发展一样,永不会有止境。)
  再一段是:
     “2001 年下半年,当时钟山县县委书记去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县里的工作除人事外,基本都交由我处理。当时我在摆脱财政危机、招商引资办工业、处理大理石矿山提前发包、谋划钟山广场建设等方面花了不少精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时的我,认为现任书记是外地人,迟早会离开钟山,我现在要做的,是为未来铺好路,全力追求政绩,为日后的升迁打基础,一句话,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我对事业上的追求已经在向权力和金钱追求转变。因此,在制定一些工作计划时出现了急于求成、违反规定等突出问题。我还在2002 年上半年的一次大会上讲,要把钟山广场建成全贺州各县最漂亮的广场。认为这是最能体现自己能力的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搞好了就有了政治资本,就可以博得下到基层群众、上到组织上的好感。”(作者随记:有些贪官,先是盯着官位的攀升,然后寻租。有些贪官,一旦有了官位,便开始寻租。毛绍烈不同,官位的攀升和寻租,两者同时并举,鱼和熊掌同时都要。毛绍烈真是贪得无厌!)
  还有一段是:
    “2000 年下半年,组织上派我到广东省三门市台山市挂职学习半年。在广东挂职期间,我接触了广东挂职所在地以及珠三角部分市、区(镇)部分领导、个体老板、普通市民。这半年的挂职经历,对我的思想影响很大,广东人勇于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广东一些私营企业主奢华的生活状况,深深震撼了我。那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干部队伍中,特别是一些私人老板包养情人现象比较严重。后来我还去过他们家做客,其中东莞市石龙镇一名姓陈的老板还带着他的情人与我一起吃饭,将他自己的包养情况以及他所知道的情况说给我听,2001 年还叫谭玉和帮他与他情人的儿子在钟山县入户口后转往广东。总之,我对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不良风气不是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阶段的挂职学习形成的一些观念成为日后我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思想根源之一。”(作者随记:这是毛绍烈的一种托词。环境是可以影响人,但“修身在正其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毛绍烈心中“有所好乐”,因此对“广东人勇于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一切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真经,就只“留下印象”,反而被“广东一些私营企业主奢华的生活状况”“深深震撼”。)
  

  尾 声
  

  最近,作者到了毛绍烈的老家富川县麦岭镇长广村。具有湖广特色的村庄里,没见到那种产生过一个副厅级干部应有的热闹气象,几个年迈的村民落寞地看着我们。毛绍烈的家,一把铁锁锁住了两扇木门,木门上的春联已经脱落,颇有点讽刺意味。
  在贺州市政协办公楼,作者前去探望一位老领导,顺便到了毛绍烈的办公室。那里也是一片悲凉情景:三大盆曾经茂绿的发财树枯萎焦黄,办公桌、沙发及茶几蒙上了一层灰尘,偌大的两个书柜空空如也,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弟子规》……
  看着这悲凉的情景,作者心中不禁冒出“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慨。毛绍烈正因为像亡国之君李煜一样“一晌贪欢”,以致政治生命也落得个“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实在可悲!
  毛绍烈将不仅受到法律的审判,也将受到良心和道义的审判!
  有一副廉政对联说,“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面对即将到来的法律的严惩,毛绍烈德昭后世已经没有了可能,愧对今生才是他的真实写照。(完)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