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一手批钱一手收钱是自踏囚房门
记者近日从纪检部门获悉,广东省财政厅原副厅长危金峰涉嫌收受他人贿赂和非法获利3000多万元,另有4000多万元无法说明来源。据广东检察机关消息,危金峰案目前已进入司法程序,正处于二审阶段。纪检人士认为,财政部门手握“收、支、监、管”四项大权,如不加强监督,很容易出现“灯下黑”,形成“批出来”的腐败。(2014年11月16日新华网)
毫无疑问,清正廉明树丰碑,腐化堕落自掘坟。沉湎于物质的诱惑,如同跌进蜂蜜里的苍蝇,永难自拔,终聚丧命之疾。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有多少人因为腐败而声名扫地,悔恨终生。
所以,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无私奉献,最丑恶的行为是贪得无厌。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贪婪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久困的猛兽,脱僵的野马,决堤的洪水,祸害无穷。危金峰就是最典型的“证人”。
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9月起,危金峰历任广东省财政厅企业处处长、工贸发展处处长、省财政厅副厅长等职,负有管理和监督省财政扶持企业资金、企业亏损补贴、税收返还、环境保护(治理)资金等专项资金的职责。这一块块“唐僧肉”,给谁不给谁,危金峰有极大的话语权。于是乎,这便应验了社会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的一句话,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没有制约的权力 必然走向腐败。
据办案人员介绍,“危金峰非常清楚财政审批滋生腐败的原因,更明白制度设计的漏洞,但他并没有积极去改变和堵塞,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最吸人眼球和令人咋舌的是,在危金峰贪腐案中,其妻子、岳母、兄弟、妻妹等近亲属全部涉案,多位家族成员为危金峰受贿出谋划策、提供掩护,形成了贪腐“一家亲”。
由此观之,无羁之马,或纵,或野,或遭屠;无监之权,或腐,或懈,或成囚。在大权集于一身、监督虚设的状况下,即使是天使也会变成魔鬼。一手批钱、一手收钱,危金峰贪腐案让我们再次睁大双眼,更加清楚地看到:权力不受约束,缺乏必要的监督,权力的滥用就会无孔不入。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危金峰贪腐案告诫我们,反腐败既要有关“老虎”的大笼子,又要有捕“苍蝇”的小网罩,使贪腐者“露头就挨打”、“伸手必被捉”,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同时,又要着眼于教育和防范,对党员干部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制定道德和行为规范,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丰富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手段,有效避免法规盲区和制度漏洞,形成多层面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合力。特别是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更要布好“天罗地网”,彻底消除“灯下黑”,让制约和监督的阳光照亮权力运行的每一个角落。
唯其如此,才能使党员干部步步演奏律己曲,时时唱响廉政歌,从而达到“洪涛倒海砥柱屹然,阴风四起皓月朗然”的境界,远离危金峰的后尘。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