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分:敢碰硬茬 敢拔“钉子”
他身材敦实,性格开朗,有书生的柔性,办事却雷厉风行,查案子敢碰硬茬,敢拔“钉子”。他是贺州市查办腐败案件的“老兵”、纪检监察战线的办案骨干。
他,就是贺州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李春分——
李春分(中)到贺州市公安局开展工作
1992年李春分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钟山县检察院工作,开始跟随反贪部门的老前辈学习钻研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谋略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2001年成为钟山县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办案骨干。2012年8月组织上将李春分调到贺州市纪委,继续从事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从事查处贪污腐败案件工作至今,他每年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少则十几起,多则二十几起,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让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专心办案,水落石出
2014年初,网上举报贺州市某县一名副调研员李某,10年前在该县某单位任主要领导时,存在违纪情况。接到任务后,李春分带队到该县进行调查取证。由于调查对象在县里的多个部门任过领导职务,在该县关系众多,多数人担心遭到打击报复不愿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材料。针对这一情况,李春分采取逆向查处的方法,在外围调查取证时,他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到调查对象曾经的同事家拉家常、聊天,然后回去对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寻找李某违纪的蛛丝马迹。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外围核查,调查组掌握了李某一些违规的线索。李春分带领调查人员到李某曾任领导的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和广西广播电视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对2004年以来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在几天的检查中,办案组人员翻阅、查看了大量的财务会计凭证、账本、报表,但都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我们检查够仔细吗?检查的方向对不对……李春分深知调查工作要严谨认真,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经过细心研判分析,李春分决定从另一个侧面取证,即到该县电信分公司查账,核实与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的经济业务往来情况。面对堆放在档案室多本厚重的账本、会计凭证等财务资料,李春分与办案组成员采取“全天候上班”的方式,连续多天在市电信公司查阅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逐一认真核对,不放过任何一笔数据。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终于核查出市电信公司下拨给该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和广电网络某分公司的四笔互动点播款项,其中有两笔款项共计25000元在该县广播电视事业局和广电网络某分公司财务上没有体现,而是采取账外账的形式处理。缺口打开,李某违纪违规的事实证据被调查组牢牢掌握。
接下来,李春分主动出击,正面约见李某谈话。谈话期间,李某对办案组所核查的情况不以为然,并发誓说:“任你们去查,我配合,自已行得正,坐得稳,不怕别人诬告。”但李春分还是耐心、细致地与其谈话、沟通。最后查实,李某任该县广电局领导兼任广电网络某分公司领导时,在单位私设“小金库”,将互动点播等款项存放账外“小金库”,然后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贺州市纪委对李某作出相应的处理。此案的依法办结,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惩治腐败,意志坚定
在办案部门查办案件,惩治腐败,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李春分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向家人约法三章:不过问,不说情,不收礼。为了家人的安全,他要求家人对陌生人登门,一律不开门。
2008年,有群众举报某县水电局副局长周某某存在违纪违法问题。李春分接到任务后当即带领办案组展开内查外调工作。自从接手该案件后,李春分就经常接到一些熟人、朋友或一些老领导的电话,要求他“走走形式就行了,不必太认真”。李春分总是一口回绝,回答“办不到”。李春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办案组成员,一头扎入办案工作中,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调查取证,连续奋战在办案一线。周某某被控制后的一天下午3点钟左右,李春分正在审阅周某某一案的案卷材料,突然接到了一个工程承包老板的电话,说有反映问题的材料,请他到某汽车站附近路段见面。李春分开车应约来到该路边后,看见那里停着一部黑色的小车,从车窗内探出一个人头来。这个工程老板看到李春分从车上下来,忙打开车门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春分面前,打了声招呼,并顺手从其小皮包内拿出一个黄色牛皮纸信封塞给李春分。牛皮纸信封胀鼓鼓的,没有封口,露出一大沓百元人民币。来者对李春分说:“水电局周某某的案子就拜托你关照了,这里有两万元是给你作活动费的,事成后另当感谢。”看到塞过来的信封,听到该老板的话语,李春分马上明白该老板的用意,当即拒绝说:“这些钱我绝不能要,我们有纪律规定。周某某的案子我们会依法依规办理,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说完,李春分掉头就走。那个老板执意将信封塞给李春分,并返回自己的车准备离开。李春分不由分说,立即将信封原封不动地丢回老板的车内,并义正词严地警告该老板“不要搞这一套”。
李春分深知,自己是一名纪检监察战线的党员干部,身上扛着惩治腐败的使命,绝不能在“糖衣炮弹”面前低头,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原则,放过任何一个腐败的“蛀虫”。
面对威胁,毫无畏惧
纪检监察办案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威胁,甚至是生命上的威胁,但李春分及其同事毫无畏惧。2011年至2012年间,在时任市纪委检查二室主任袁红遍带领下,李春分一起查办某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刘某违纪违法案件。在掌握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后刘某被关押到了市看守所。在市看守所再次与刘某见面时,刘某仍拒不配合,不管事实如何均拒绝签字认错,并扬言要打击报复办案人员。李春分不被违纪对象的狂言和举动所惊吓,而是以平和的方式与对方讲法律、讲政策,讲事实、摆道理,用自己的真心和诚心去说服对方,打消其过激的行为。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2009年8月份,李春分抽调到市纪委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查办某县民族事务局一位领导涉嫌违纪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在调查取证中,一受牵连的乡镇干部暴躁地威胁李春分,扬言说如果其受到处理,将会让李春分没有好下场。李春分毫无畏惧,大声回复对方说:“身为共产党员,我为党为国惩治腐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腐败分子被我送到监狱。我不怕你的威胁,只要你有违纪问题,我就要处理你。”李春分义正词严,直接把对方震慑住了。
端正思想,注意小节
同事们都说,李春分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不接受请吃、不收受礼物,不去歌厅、麻将娱乐室活动,不打牌不赌博,不钓鱼。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工作狂,办起案来不知道下班,有一股不查清案情不罢休的干劲。还有人说他“生活太单调,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可他说:“搞纪检工作,特别是查办案件工作,就是要有钻研的干劲,不应有太多的想法,要注意小节,端正思想。”
在日常办案过程中,李春分就是这么做的。2012年5月,黄田镇水岩坝发生一起非煤矿山事故,李春分赶到黄田镇找到涉嫌渎职人员调查取证时,正好是吃午饭的时间,当事人非要请李春分吃个饭,并再三跟他说“绝不为难他查办案件”。李春分想: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哪怕是拿当事人的一个小礼物,吃当事人的一顿饭,都是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将会影响到案件查办的公正。他一口回绝了当事人员的请吃,在路边摊点自行出钱吃了个快餐。
有时李春分的妻子对他说:“老李,这份得罪人的工作你已经干了十几年,考虑换一个岗位吧。”李春分回答说:“让我查办案件,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也喜欢。既然在这个岗位,还是做好工作吧。”
2013年7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李春分还在老家的田间帮助家人干活,衣服裤子一身泥水。突然,市纪委打来紧急电话,说有案件要办,要求他下午3点钟前赶到市纪委会议室集中。此时,时针已指向下午2点钟。情况紧急,李春分二话不说,顾不上换洗脏衣服和擦把汗,就直接开车奔回市纪委接受任务。在接到参与自治区纪委专案组查办贺江水污染事件的调查任务后,他赶回住处带上几件换洗衣物就出门直奔办案点,一去就是10多天。
慎之又慎、客观公正,是李春分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一直保持的“法则”和原则。多年来,凡是经李春分查办的案件,他都认真审阅分析,做到件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无一起“夹生案”和冤假错案。
他用责任,谱写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瑰丽人生。
(覃秋玲单位:贺州日报社,董友文单位:钟山县公安镇纪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