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深更要整改实

来源:藤县纪委 作者:陈大兴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9日 10:24 打印

  近来,参加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地方和部门,纷纷召开党组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各级各部门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逐一深入剖析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开诚布公、动真碰硬,面对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目的。

  其实,民主生活会是党员在党组织内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长期以来,民主生活会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收效不大。比如表现为形式化,当作一般任务来完成,议题不明确,走过场;庸俗化,成了聊天会;溢美化,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等等。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各级各部门如火如荼开展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照检查,主要是深入剖析各自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及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表现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应该说,此次民主生活会首先从整顿会风入手,大多开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不但体现出民主,而且直面问题,“辣味”十足。抛开职务级别高低的称呼羁绊,大家以“同志”平等相称,打开窗户说亮话,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此次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会议召开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各自认真查摆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一般由挂钩联系的上级领导及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把好总关口,不但对查摆剖析问题材料反复审阅,再三斟酌修改,指导数易其稿,力求思想认识深刻,切中要害,而且还会同纪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同志,一同参加民主生活会,进行现场指导。

  所以,在本次民主生活会上,我们更多见到,自我批评不遮掩,不搪塞,不上推下卸,自我剖析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深挖根源;相互批评不绕弯,见筋骨,不回避矛盾,指名道姓批评,有依有据、中肯坦诚,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会风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有的民主生活会开得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痛不痒、泛泛而谈,轻描淡写、浅尝辄止,或者言不由衷,乐当“老好人”等诸多亮色。同志之间袒露了心声,碰撞了思想,触动了灵魂,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锻炼。

  当然了,对自我批评尤其是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批评意见,到底是视为存心当众揭短亮丑,从而心怀不满,倍生抵触情绪,甚至秋后算账,给人“穿小鞋”,还是把意见建议视若至宝,金玉良言,看成善意提醒点拨,治病救人;这就有个思想认识问题。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许多问题上,我们不一定能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有众多的“旁观者”——特别是工作搭档、亲密同志,坦诚恳切从旁“把脉号诊”——批评指正,那么,无疑将大有利于我们发现工作上存在的漏洞,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个人进步成长。所以,并非说对待批评意见一定要照单全收,但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心态,对于同志所提的意见,要主动“对号入座”,勇于认领,虚心接受,立行立改,才是我们应有的端正态度。

  诚然,在自身的努力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思想作风问题剖析得准、深、透固然重要,但是,对相关意见和问题能否整改落实得到位,才是更重要的。切忌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会议开得轰轰烈烈,风起云涌,而会后的整改却难觅踪影,不了了之。古语云,察其言,观其行。要把自己找的、别人提的问题都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制出行之有效的细化措施和实施时间表,逐类逐条对照整改。同时,同志之间要相互监督整改,上级领导及督导组加强检查指导,把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效体现在整改落实效果上。

  毫无疑问,只有当整改落实取得真正的实效,这才是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应有之义和最终目的,而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