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反腐队伍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钱开胜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8日 16:46 打印

  最近,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一篇《王岐山和中纪委如何支撑反腐持久战》文章,引发热议。文章指出,“大老虎”落马,反腐仍将继续。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但人们也渐渐看出了端倪:反腐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对此,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站在第一战线的反腐队伍,如何扣紧自己的“风纪扣”,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显得尤为重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监督面前没有特殊群体,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而王岐山提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王岐山和中纪委近期积极推行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强化机制建设的一系列举措,都指向明确,意在将反腐工作置于聚光灯下,确保监督权始终在制度的笼子里规范有序地运行,确保反腐队伍纯洁和作风过硬,而这将是中纪委打赢这场反腐持久战最关键的支撑。 纪检监察队伍持有的过硬优良作风,本身就是一种神圣职责所在。作为反腐队伍,作风过硬是反腐败的坚定基础,而如何树立这种过硬的的良好作风呢? 
  
  首先要确保严谨公正的工作作风。严谨公正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和灵魂。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履职,执纪为民,要转变执纪办案作风。纪检机关同时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监督能力,善于用各种监督方式和有效手段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要努力让群众感受到清正廉洁的社会风尚和公平正义。纪检监察干部要摒弃“就办案而办案”的单纯办案思想,要敢讲实话、会办实事、能求实效。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实际问题,要“上访”与“下访”相结合,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国家和群众的权益。

  其次,要确保高尚清廉的生活作风。作为监督者,纪检干部更应该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树立道德“底线”意识,要培养高尚情操,注意生活细节,敢于接受社会监督,时刻做到自警、自省、自律。要管住小节,挡住诱惑,真正成为廉洁自律的垂范。要带头严格遵守各项廉洁规定。纪检监察干部同样面临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处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漩涡中,处在形形色色的拉拢腐蚀中,因此受腐蚀的现实危险性更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防微杜渐,拒腐防变。 
  
  再次,要确保一种责任意识。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问题不是小事、不是小节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到纪检监察机关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作为监督者,要把自己的作风当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高尚的追求,决不能只严于律人,而疏于律己。要在作风上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如何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的“三转”要求,是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提出的新课题。转职能是职责所在,转方式是形势所需,转作风是履职的保障。作风转的好不好是“三转”的关键与保障。只有形成严细扎实过硬的作风,才能打造顶得住歪风、镇得住邪气、经得起考验的纪检铁军,才能真正成为对党忠诚、为民奉献、清正廉洁的表率。

  

编辑:林小英